國家醫保局消息,截至目前,全國已有內蒙古、黑龍江、上海等10個省份全面實現了生育津貼直接發放到個人。
生育津貼也叫“產假工資”。參保女職工產假期間的工資由生育津貼代替,這筆錢來自“五險一金”的醫療(生育)保險基金。以前領取生育津貼,是醫保部門先把錢打到單位賬戶,再由單位發給參保職工,申領流程復雜,耗時長。
近年來,醫保部門持續推進生育津貼直接發放到個人,目前全國大約三分之一的統籌地區已實現了這一目標。
在湖南省株洲市,今年2月1日起,申領資料實現線上“一站式”辦理;原來需在產假結束后才能啟動的申領流程,提前到分娩后即可辦理;辦理時長也從原來的20個工作日縮短到10個工作日。今年36歲的王女士即將迎來第三個寶寶,她說,以前從生完孩子到領到生育津貼要8個月左右,現在方便多了。
株洲市民 王霜霜:我自己生產完以后自己就可以上網廳申領,只要填一個表格,不需要跑,很方便很便利,也很暖心。
生育津貼按照職工所在單位上年度月平均工資計發,單位平均工資越高,生育津貼則越高。
國家醫保局介紹,我國已精簡生育保險的經辦流程,享受待遇不再需要提供準生證、生育服務證、結婚證等附加材料。下一步,將推動更多地區將生育津貼直接發放給女職工本人,并試點開展靈活就業人員參加生育保險。
今年全國新增普惠性托位66萬個
普惠托育服務是我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的重要內容。為緩解帶娃難題,今年,全國將新增普惠性托位66萬個,為居民提供價格可接受、質量有保障的托育服務。
目前,全國已經有1300多個縣(市、區)出臺了托育機構的建設補貼、運營補貼等支持措施,降低托育服務價格,讓嬰幼兒家庭“托得起”。沈陽市加速布局嵌入式社區普惠托育點,對托育機構的水、電、氣和供熱費用,執行居民生活價格。
沈陽市衛生健康委人口監測與家庭發展處處長 謝永輝:我們正在推動發展普惠托育服務,為已備案普惠托育機構發放運營補貼,降低托育機構運營成本,推動安心托育進社區、進用人單位。
沈陽市鼓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托育機構簽約,提供育兒指導和保健服務,推動“醫、養、教”融合發展。
沈陽市某托育中心推拿師 王紅:我們將望聞問切納入到日常照護,每個入托寶寶我們都會建立,嬰幼兒健康指標測查檔案,通過面診和舌診等來定制調理方案,我們還會教家長一些簡單的推拿手法,讓中醫護從機構延伸到家庭。
近年來,各地幼兒園學齡人口有所下降,但三歲以下嬰幼兒入托需求大幅增加。四川省開江縣實行幼兒教育與托育服務融合發展,在有富裕學位的公立幼兒園開設托班。城北幼兒園過去只招收3到6歲的孩子,隨著入園適齡幼兒的減少,出現了閑置教室和幼兒教師。幼兒園對照托育機構標準,對桌子、洗手池、衛生間以及室外活動空間進行了改造,采購了符合托班需求的專用教具、玩具。
開江縣城北幼兒園園長 劉道芳:比如我們打造的感統訓練室專為托班寶寶設計的,室內的平衡木橋能有效鍛煉他們的大腦與身體動作的協調性。
家長 劉京瑋:孩子在托班里學會了自主吃飯、上廁所、穿衣服,我們非常滿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