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劉崇江
2024年底,「與光同塵」推出的全球首部純AI連載動畫《果果星球》于11月16日正式首發上線,故事設定在遙遠的1105光年之外,一個只有水果蔬菜存在的“果果星球”上,主角是一群可愛的果蔬人類“吃土星人”,他們的冒險由此開始。
全球首部AI連載動畫《果果星球》
在過去,制作一部動畫往往需要數月甚至數年的努力,但隨著AI的到來,傳統動畫制作的流程也發生了改變。據悉,在這部作品的創作過程中,創作者依靠AI技術進行了大量人物創作和世界觀設計。通常制作一部動畫作品,團隊成員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來創建前期人物形象、場景設計和細節渲染。而《果果星球》項目只用了一個5人的制作團隊,由一位精通AI技術并擁有編導經驗的老師帶隊,在2周的時間內完成了角色創建、世界觀設計和第一集成片的構建。
動畫工作流程展示
可以說,AI技術正在重塑創作流程,讓創意能更輕松的實現。對此,「與光同塵」CEO陳發靈提到,“傳統的動畫投入成本高,制作周期長,內容市場的需求其實是跟不上的。但是 如果利用AI技術,我們就能夠打破傳統動畫制作的高門檻,創造出讓內容更豐富、風格更自由的作品,構建一個真正屬于未來的多元動漫生態。
不過,AIGC的局限也同樣明顯。在真正的創作過程中,AI不會100%按照創作者所設想的分鏡去執行。對此,「與光同塵」的創作者們給出的答案是:干中學。“一條路走不通,就得找另一條路。”這樣的“靈活創作”存在于AIGC的方方面面。不過,對于滿懷熱情的創作者來說,這或許也是另一種“樂趣”。
面對這種創作上的“不確定性”,陳發靈認為,「與光同塵」在傳統影視領域的創作經驗,成了是他們在AIGC領域中的最大優勢:“ AI 現在擅長做哪些事情?哪些事情可以用傳統的一個模式去結合?如何產生一個新的工作流?在回答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我們其實是在探索 AI 影視的邊界在哪里。”
目前使用Ai進行創作時,創作者所面對的一些問題
比如說,“場景一致性、角色一致性、風格一致性”其實是AICG的三大技術難題。而在《果果星球》項目中,「與光同塵」的創作者通過自己獨特的工作流,解決了這一難題:“我們先通過AI生成角色的各種動作、狀態和表情以及不同視角的畫面,再將這些畫面融合到各種場景的劇照中,并對光影、角色服裝的細節、以及面部特征等方面進行精細調整,從而確保角色在不同鏡頭中的一致性。”
截至目前,「與光同塵」團隊已經擁有60多名AICG核心創作人員,是全國最大的AIGC創作團隊。對此,「與光同塵」CGO徐凌云提到,“現在的 AI 公司主要分成模型層、應用層這兩大類。「與光同塵」就是一家專注在應用層上的公司。而應用層公司的最大的壁壘,其實就是人才。”
《果果星球》片段
那么,如何成為AIGC領域的人才?陳發靈給出的答案是:熱愛和持續學習。“我覺得熱愛當然是第一步,但如果你真的想在AIGC這個領域走得更遠,那就必須不斷學習。AIGC每天都在變,今天一個新模型出來,明天又多了種新能力。你得愿意花時間去嘗試、去研究,去關注那些你還不懂但會影響你的東西。不能止步于‘好奇’,要成為一個主動學習者。”
最后,在未來的規劃上,陳發靈指出,「與光同塵」將不忘初心,持續以“產學研一體化”為發展核心。在“產”的方面,團隊通過大量商業實戰項目,不斷積累對AI工具的深度理解與優化能力;在“學”的方面,將商業上的實踐總結成經驗,推向高校、企業與大眾視野;在“研”的方面,團隊自主研發的“有光AI”軟件,依托創意智能體驅動多模態工作流,讓AI內容生成變得更加具象、可控。與光同塵將持續打磨內容品質,以科技賦能創意,不斷產出優質作品,讓人人都有機會成為內容時代的“超級個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