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賀佳雯 北京報道“五一”國際勞動節即將來臨,關心放假的同時,你是否留意自己的打工焦慮可能造成情緒性進食,影響健康?職業健康是每一個勞動者關心的話題,如何保障職業健康權益,關系我們切身利益,至關重要。
2025年4月2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關愛勞動者職業健康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任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司長謝楊指出,近些年,國家衛生健康委著力“強預防、強服務、強基礎”,持續推進職業病防治工作,深化職業病危害源頭治理,切實保障廣大勞動者職業健康權益,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今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全國第23個《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活動的主題是“關愛勞動者心理健康”。
發布會上,南方財經·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問:今年是健康體重管理年,又是精神衛生服務年。有的人一焦慮緊張就喜歡吃東西,吃多了又擔心發胖影響健康,更加焦慮,形成了惡性循環。請問,體重與心理有關系嗎?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院長王剛回應,不是所有的體重增加都跟心理有關。但在臨床上的確看到,有一部分的體重增加甚至肥胖,是跟心理因素有關的。 所謂“情緒性進食”,我們在臨床看到一類來訪者,因為壓力、焦慮、抑郁這些情緒,選擇用進食的方式來緩解壓力,調節情緒,把過度進食,尤其是高糖、高熱量的進食當成一種手段,而這個肯定是不科學的。
王剛建議,我們希望,緩解壓力、調節情緒的方式應該用科學的方式去解決。比如說運動,就是一種很好的緩解壓力、調節情緒的方式。根據國內外研究的一些報道,像戶外運動、團體運動,對壓力緩解、情緒調節的貢獻度是最大的。再比如說,跟親朋好友之間的傾訴,也是非常好的一種宣泄手段,也對壓力的緩解有所幫助。另外一些感官的刺激,也有利于緩解,比如說視覺、聽覺等等方面的刺激,這部分是有關系的。 除此之外,睡眠問題,像熬夜、睡眠時間過短也跟體重增加密切相關,而睡眠也是精神醫學所探討的一個問題,這一點也需要格外注意。還有工作人群里面的久坐都會有影響。所以,體重增加甚至肥胖在一部分人群當中是跟心理因素密切相關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