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保加利亞軍事網》報道,中國近日向巴基斯坦緊急交付PL-15超遠程空對空導彈,用于裝備巴基斯坦空軍的JF-17“梟龍”戰斗機。這一消息引發了外界對南亞地區軍事平衡的廣泛關注。
據報道,此次交付的PL-15導彈并非出口型PL-15E,而是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內部庫存,顯示出中國在關鍵時刻向盟友提供高端武器的能力。推特上的帖子稱贊中國為“黃金標準”盟友,強調此次行動的迅速性和戰略分量。照片顯示一架JF-17 Block III戰斗機掛載疑似PL-15的導彈,表明巴基斯坦空軍已開始整合這一先進武器。
中國能夠以如此速度交付尖端武器,反映了其強大的國防工業和物流能力。依托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等國有企業,大幅提升武器生產效率,優化供應鏈,使其能迅速響應盟友需求。這種能力挑戰了美國和俄羅斯在全球武器市場的傳統主導地位,類似于2022年俄烏沖突初期美國向烏克蘭快速交付標槍導彈的敏捷性。
PL-15導彈由中國洛陽空空導彈研究院研發,射程估計在200公里以上,配備有源相控陣雷達導引頭和雙向數據鏈,可實現精準瞄準和中途修正。其雙脈沖固體火箭發動機賦予其超遠距離作戰能力,適合打擊敏捷戰斗機、轟炸機及高價值目標,如預警機和加油機。PL-15與JF-17 Block III的KLJ-7A AESA雷達結合,進一步增強了巴基斯坦的遠程交戰能力。
相比之下,印度空軍的主力超視距導彈射程僅約100公里。印度陣風戰斗機配備的歐洲流星空空導彈射程約150公里,憑借沖壓噴氣發動機擁有較大的無逃逸區,但PL-15的潛在更遠射程可能使巴基斯坦在交戰中占據先機。若外媒所述屬實,非出口型PL-15的性能可能優于射程145公里的PL-15E,進一步拉大差距。
JF-17Block III型號于2020年推出,配備先進航空電子設備、三軸電傳操縱系統和KLJ-7A雷達,可同時跟蹤15個目標并攻擊4個。PL-15的整合使JF-17能夠從遠距離威脅印度的高價值資產,如預警機和加油機,迫使印度重新調整防空策略。
盡管國外社交媒體上的照片引發熱議,但PL-15交付的規模和時間尚未得到官方確認,存在夸大或誤傳風險。還存在另外一種可能,巴基斯坦方面為了威懾印度,故意放出中國早前交付的PL-15E的照片。
不管事實如何,現代空戰的結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空空導彈和戰斗機的雷達性能所決定的,這就讓巴基斯坦輕型戰斗機擁有了對抗印度重型戰斗機的優勢,而霹靂-15完全有實力塑造非對稱優勢。外媒認為,若中國向巴基斯坦緊急交付PL-15屬實,將標志著南亞空中力量平衡的重大轉變。PL-15增強了JF-17的遠程打擊能力,可能迫使印度空軍重新評估戰術,加速導彈研發或外購。中國的行動不僅支持盟友,還展示了其重塑全球安全格局的雄心。然而,在克什米爾緊張局勢下,這一發展可能加劇軍備競賽。印度空軍最好還是老實點,不要輕啟戰端,以免在空中優勢爭奪中落于下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