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0年11月3日,廣西新聞網報道,有村民在鄰居家的畬地里挖出了“寶貝”,地的主人一聽連忙跑去看,就看見自家地里有一個大坑,從坑里拖上來了好幾個大木疙瘩。
難道這大木疙瘩就是“寶貝”嗎,但是它們看起來就像是沒燒好的木炭一樣,全都是黑褐色的。
村民們也都過來圍觀,議論紛紛,都表示沒見過這么大的樹,覺得不是一般東西,但是對于它們的價格卻也不知道。
而等專家看過這些大木疙瘩的照片之后,卻表示這在全廣西也是罕見的。
那么這幾塊大木疙瘩究竟是什么呢?專家又為什么會給出這樣的評價呢?
?【·發現“大木疙瘩”·】?
這塊畬地的主人是廣西來賓市平安村的村民蘇瑞成,他家的地里之前就有一個大木頭疙瘩,大概長20厘米左右,也是黑黑的像木炭。
但是蘇瑞成和村子里的人都沒多關注,也沒發現它有什么特別的地方,更沒往地下埋著“寶貝”這方面想。
蘇瑞成一聽說鄰村人開著挖掘機在自家的地里開挖,說是在挖寶貝,就趕緊跑過去看,結果就發現挖的正是露在路面上一節的木頭疙瘩。
把地挖開之后,眾人都震驚了,順著上面短短一小截的木疙瘩往下挖,竟然挖出了4根大樹,其中最大的一根直徑有2米,長度有20米左右。
這些隱藏在地下的部分和露出地面的那一小截一樣,都是黑褐色的,看著像木炭,眾人不禁懷疑這能是什么寶貝。
但是人們又覺得有點奇怪,因為平安村所在的城廂鄉屬于平原地區,地勢平坦,平時人們都會種植農作物,像是這么高大的樹很是少見。
再加上挖樹的這些人都是專門被請來的,如果是一般的樹,肯定不會花費這么大功夫來挖,那這幾根木頭疙瘩會是什么“寶貝”呢?
11月2日,來賓市的林業專家到達了挖掘現場,這里靠近河邊,在河岸上有一些零散的樹枝,但這些樹枝也都不小,直徑都有40厘米,長度在一兩米左右。
為了挖出這幾根木頭疙瘩,地里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深坑,足有幾十個平方,深度有十幾米,四根主要的樹干被交叉擺放在原地。
專家將掉落的小塊木頭撿起來,湊近能夠聞到一種淡淡的香味。
對這些木頭疙瘩進行仔細查看之后,專家表示這些都是林業常說的“炭化樹”,平常人們喜歡叫它陰沉木,也叫烏木。
那么這些特殊的木頭是如何形成的呢,又有什么價值?
?——【·陰沉木·】——?
陰沉木是一種在特定自然條件下,由樹木埋藏于地下數千年至數萬年,經過碳化和礦化作用而形成的珍貴木材。
它外觀沉穩古樸,多呈深褐色、黑色,質地堅硬細膩,光澤溫潤,擁有極高的觀賞價值與收藏價值。
烏木的形成,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簡而言之,烏木是在特殊環境中,經過極為漫長的時間,緩慢演變而來的。
當古代森林中的大型喬木因地質變化、洪水、風暴等自然因素倒伏后,被迅速埋藏在河床、湖泊、泥沙、沼澤等濕潤、缺氧的環境中。
由于被深埋于泥沙之下,樹木與空氣隔絕,減少了微生物的腐爛分解作用,避免了通常意義上的腐敗。
隨著時間推移,地下水中的礦物質逐漸滲入木質纖維,部分有機成分碳化,形成半木質、半礦物質的狀態,在這個過程中,木材的外形和木質結構得以保留,同時增強了其密度和耐久性。
經歷幾千年到上萬年的沉積和礦化后,原本的木材轉變為質地堅硬、色澤深沉、紋理獨特的烏木。
烏木的形成環境非常苛刻,既需要大量的大型樹木,又要求有特定的沉積環境、地質條件和極長的地質時間,因此,烏木極其稀少,屬于天然不可再生資源。
從平安村挖出來的這幾根陰沉木的炭化程度比較高,內部還存在一些木質部分,結構緊密,專家粗略地估計,最大的這棵樹的樹齡至少也在500年以上,通過樹形判斷應該是榕樹或者楓楊樹。
并不是所有的樹木都能形成烏木,只有特定種類的木材在特定條件下才可能形成陰沉木,除了榕樹和楓楊樹之外,還有楠木、樟木、杉木、黃花梨等。
其中,陰沉楠木最為著名,素有“烏木之王”之稱,楠木本身就是名貴木材,而經過沉積礦化后的陰沉楠木則更加珍稀,被古人譽為“埋在地下的金子”。
烏木的形成需要數千年至數萬年,而且必須在特定的自然條件下才能生成,因此新生烏木幾乎不可能,存世量極其有限,隨著人們的不斷開采,天然烏木資源日益枯竭。
專家表示這次發現的烏木對研究紅水河河岸附近的植被以及水文、地質等具有重要價值,而其中那根長度近20米的陰沉木在廣西是十分罕見的,算得上是最大的了。
在中國古代,烏木被廣泛用于皇家用品、佛教法器、貴族棺槨等,象征著高貴、長壽與吉祥,被譽為“東方神木”“帝王之木”。
烏木質地細膩堅硬,色澤沉穩溫潤,非常適合雕刻各種高端藝術品,從佛像、觀音像到文房四寶,再到大型家具與擺件,烏木制品因其獨特的氣質和極高的保存性,被廣泛收藏與傳承。
烏木作為自然沉積形成的“活化石”,對于研究古代森林生態、地質變遷、氣候變化等領域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烏木是大自然留給我們的珍貴饋贈,是大自然的神奇造物,它凝結了時間的重量,凝聚了地質變遷的秘密,也是中華文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未來,在收藏與使用烏木制品時,我們也應抱有一顆敬畏自然、尊重生態的心,讓這份千年沉淀的神木,繼續在時間長河中熠熠生輝。
參考:
廣西新聞網《紅水河邊驚現千年巨型陰沉木 為廣西所罕見(圖)》,2010-11-3
北京科學中心《木頭也能值“千金”?如何“一眼識木”?》,2022-12-1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