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在政策扶持與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下,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2024 年 1-8 月,全國集成電路累計產量達 2845.1 億塊,同比增長 26.6%。從產業鏈來看,我國已形成設計、制造、封測三業并舉的格局,國產供應能力顯著增強,隨著 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普及,集成電路產業迎來技術升級新機遇,成為半導體產業的關鍵增長極。
早在上世紀60年代,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便在航空電子電路、嵌入式系統等方向開展深入研究,為我國航空航天事業的電子系統研發奠定了重要基礎。多年來,該校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學院不斷匯聚優質資源,逐步形成了以集成電路設計、制造、測試與應用為核心的完整學科體系,成為國內集成電路領域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
該學院設有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在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中位列全國第四,擁有從材料制備、器件設計到工藝裝備的全鏈條師資配置。匯聚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艾爾伯?費爾(法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組部中青年創新領軍人才、青年拔尖人才、華為可信計算首席科學家等國內外頂尖專家,構建了 “校內教授 + 行業泰斗 + 國際大師” 的立體化師資矩陣。
從科研實力來看,該專業擁有三個全國重點實驗室、四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中心,設備儀器總價值超過 2 億元,包括 8 英寸超高真空磁控濺射儀、離子束刻蝕儀等先進微納加工設備。建成國內首個 8 英寸 GMR/TMR 自旋傳感器晶圓及工藝制備中試線,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近年來在《Nature》《Science》子刊及國際器件頂級會議 IEDM 發表論文 16 篇,ESI 高被引論文 10 余篇,獲中國電子學會自然科學一等獎等多項獎勵,科研實力位居國內第一方陣。
面對先進封裝、新型半導體材料等技術趨勢,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不斷優化課程設置,增設第三代半導體器件、AI 芯片設計等前沿課程,依托北航在航空航天領域的獨特優勢,學生在高可靠性集成電路設計、空間電子系統集成等細分領域具備差異化競爭力,可滿足航空航天、軍工安防等高端領域對特殊集成電路的需求。
在國家 “新基建”“雙循環” 戰略背景下,集成電路產業作為核心底層技術,將在通信、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等領域迎來更廣闊的應用空間。該專業畢業生就業率可達到98%以上,覆蓋集成電路全產業鏈,包括華為、航天院所等企業。隨著我國對集成電路產業的持續投入,行業薪資水平保持高位運行,工作 5 年以上的資深工程師年薪可超過50萬元,是名副其實的 “金領” 行業。
如果你懷揣科技報國的理想,渴望在集成電路核心領域施展才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將為你提供頂尖平臺賦能、精準培養體系以及廣闊發展前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