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
“我們最大的優勢在于在鎮賚縣構建了獨特的‘一二三產融合,綠色循環發展’模式。鎮賚周邊豐富的玉米資源為我們檸檬酸生產提供了穩定的原料供應。”吉林協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王立軍介紹,吉林協聯利用檸檬酸生產過程剩余物創新研發了鹽堿地改良系列產品,成為了改良當地大量鹽堿地的“法寶”,用改良成功的鹽堿地種植出的玉米再來生產檸檬酸。這種“以工促農、以農哺工”的模式,不僅讓鎮賚的鹽堿地“重獲新生”,更為鎮賚的生態增添了一抹綠色。
2025年,吉林協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計劃新增改良種植重度鹽堿地2萬畝,總體規模達6萬余畝,種植包括玉米、甜菜、水稻、茭白等多個品種。同時與吉林省農科院、南京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校開展各類大田試驗,篩選、培養、推廣耐鹽堿作物品種。“從‘以地適種、以種適地’兩個維度雙向發力,爭取在5年內我們要把鹽堿地改良種植面積擴大到15萬畝以上,10年內達到30萬畝,讓更多的不毛之地變為肥沃良田。”王立軍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