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一場9.0的海嘯假地震,引發的福島核事故如同一場巨大的災難陰影,籠罩在日本乃至全球關注核安全的人們心頭。
福島核事故怎么處理成為全世界關心的問題,日本為向國內外證明經過處理的核污水“安全性”,官方策劃了一場極具爭議的公關行動。
2011年10月,時任內閣府政務官園田康博在記者會上手持一杯經過多核素去除設備(ALPS)凈化的核污染水,面對鏡頭緩緩飲下。
日本政府本以為這樣做就可以證明核廢水是安全的可以飲用的,然而,當地的居民并不接受這樣冠冕堂皇的“公開飲水秀”。
更讓人沒想到的是,園田康博不久便淡出公眾視野,甚至“銷聲匿跡”連社交賬號也全部清空。
那么,他的消失究竟是是健康出現問題還是被“保護性隔離”?
如今已經過去十幾年,他的狀況還好嗎?
一杯處理水,成了政治生涯的轉折點
2011年3月11日,日本經歷了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浩劫。
一場9.0級的大地震加驚濤駭浪的海嘯,不僅摧毀了沿海城市房屋建設甚至威脅到當地人民的生命。
連福島第一核電站也未能幸免,核電站內部被掀了個底朝天。
最要命的是,核電站電力中斷,冷卻系統徹底崩壞,反應堆核心融化摧毀,大量放射性核污染物嘩嘩往外冒,造成無法挽回的核泄漏。
這事故根據國際核事件直接被定級為最高標準7級,和當年蘇聯切爾諾貝利核災難成了"難兄難弟"。
雖然后來官方說福島泄漏的放射性總量大概只有切爾諾貝利的十分之一,但事故的影響遠遠超出了預期。
核燃料棒融穿了安全殼,清理起來困難重重,預計整個修復過程至少得長達十年以上。
日本政府忙的焦頭爛額,不僅要安置災民的撤離和傷亡情況,那邊還要得盯著核電站每天冒出來的核污水發愁。
本來這場高達七級核泄漏完全可以避免,但日本內部出現問題選擇隱瞞不報。
不僅日本經濟損失2000億美元,還造成如今民不聊生的局面。
日本政府為了安撫民心,在核事故發生的第八個月。
政府一拍腦袋想出個"絕招":把處理過的核廢水排進大海。這些水雖然號稱"處理過",可里面還是有不少放射性物質。剛放出一些消息沒想到,國內國外把日本政府罵得狗血淋頭。
眼看輿論要炸鍋,日本政府急得跳腳,使出了"真人秀"這招:召開新聞發布會,讓高級官員當眾喝核廢水,向全國乃至全世界證明這水"絕對安全"。
這時候,內閣府的政務官園田康博就被日本政府推出了成了“工具人”罷了。
11月,在一次官方記者會上,園田康博面對全國直播,端起了一杯透明液體。
他告訴大家,這就是從福島第一核電站5、6號機組取出來經過處理干凈的水。
為了證明處理水無害,他在鏡頭前喝了下去,如果只看表面,這似乎是一種挺勇敢的舉動。
但仔細看現場錄像的人,會注意到一些細節。
園田康博喝第一口的時候表情十分驚慌失措,手部控制不住地抖動,表情也顯得痛苦。
到了第二口,他的目光游離,動作機械,完全不像是在喝普通的水。雖然他口頭上反復強調水是安全的,但身體的反應似乎在告訴大家:事情沒那么簡單。
這場表演,本意是想穩定民心。但反而引起了更多的質疑。
大家開始懷疑:既然這么安全,為什么喝得這么痛苦?盡管如此,園田康博短期內還是得到了晉升,成為日本環境副大臣。
他成了政府在核污水問題上的代表人物。但這杯水背后的風險,也開始慢慢浮出水面。
喝下那杯水后不久,園田康博的政治生涯開始急轉直下。
2013年,他在眾議院選舉中敗選。2014年,在家鄉岐阜縣,他又一次競選失敗。
原本前途無量的政客,接連兩次在選票中落敗,政治地位一落千丈。
2015年6月,他正式宣布退出政壇,連社交賬號也停更清空了。
關于他突然隱退的原因,外界一直有很多猜測。
有人懷疑,他是不是因為當年喝下那杯處理水,身體出了問題?畢竟,核污染水里,即使經過處理,也可能殘留著放射性物質。
而且有報道指出,當時所謂的“處理”,只是去除了大部分放射性同位素,并不能完全凈化。
當然,也有觀點認為,他的退出,更多是政治上的壓力造成的。
那場喝水事件,雖然短期內得到了政府內部的認可,但在民眾中引起了強烈反彈。
核污水爭議還在繼續
園田康博成了核污水爭議的“代言人”,無論走到哪里,都會被貼上這個標簽。在日本這樣講究公眾形象和民意支持的政治環境下,這無疑成了沉重的負擔。
無論是哪種原因,園田康博的消失,都與那杯水密不可分。
他的故事,最終也成為日本核污水排海爭議中,一個特殊的注腳。
時至今日,日本核污水排海的問題仍然沒有真正解決。
2023年,日本正式啟動核污水排放計劃,每天大約排出460噸處理水。
根據東京電力公司公布的數據,到2025年,預計排放量將達到5.46萬噸,含有高達15萬億貝克勒爾的放射性物質。
這些數字在紙面上看著十分讓人憤怒,但背后隱藏的是對海洋生態系統的破壞和沿海居民生命和生計的影響。
瓦努阿圖副總理稱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海洋謀殺”,斐濟民眾在日本使館外高舉“海洋不是核垃圾場”的標語。
周邊國家深受到核污水影響尤其是太平洋島國、中國、韓國,都表達了強烈的抗議。
與此同時,日本政府一邊強調排放的是“可以喝的處理水”,一邊又將排放計劃延長至2045年。
這種矛盾,讓人們對政府的解釋更加懷疑,我國政府停止與日本一切水產品的交易。
按照清華大學的模擬研究,核污水只需240天就能影響到中國沿海;德國的研究則顯示,僅需57天就能擴散到半個太平洋。
如今,隨著核污水不斷排海,國際社會對日本的不信任感卻越來越強。
無論是當年的作秀,還是現在的現實,核污染水的問題,并不會因為一杯水、一場記者會就被輕易解決。
但福島核事故留下的陰影,以及日本政府處理核污水的爭議,卻仍然在全球范圍內發酵著。
信源:
中國日報網 2024-08-25《福島核污染水排海一年后 日本民眾堅持呼吁停止排放》
中國經濟網 2024-02-26《核污染水排海半年,日本漁業“形象受損”,專家:是意料之內、情理之中》
長江日報 2023-08-24《吃下被核輻射污染的食物,對人體影響究竟有多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