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中國圍棋史上劃時代的年份。這一年,中國棋手以摧枯拉朽之勢包攬應氏杯、百靈杯、春蘭杯、LG杯、夢百合杯、三星杯六項世界大賽冠軍,首次實現年度世界冠軍“全滿貫”,而韓國棋手自1996年以來首次全年無冠。
這一成就不僅徹底打破了韓國圍棋長達20多年的壟斷地位,更標志著中韓圍棋在長達二十余年的“持久戰”中,進入中國主導的新階段。
以范廷鈺(17歲)、羋昱廷(17歲)、唐韋星(20歲)為代表的90后棋手集體爆發,與周睿羊(22歲)、時越(22歲)、陳耀燁(24歲)、柁嘉熹、連笑、江維杰、黨毅飛、李軒豪、以及后來的柯潔、辜梓豪、謝爾豪、楊鼎新、於之瑩等,共同構成中國“黃金一代”。
奪冠的6人中,年齡最大的陳耀燁89年12月出生,年齡最小的范廷鈺以16歲獲得應氏杯刷新了中國最年輕世界冠軍紀錄, 距離打破李昌鎬的最年輕世界冠軍紀錄僅差20天。
14歲的柯潔已經在世界大賽中戰勝了姜東潤和樸廷桓,引起了世界棋壇的矚目。他已經被視為未來世界第一人的最有力人選。
同樣14歲的於之瑩在和柯潔的直播節目中,羞澀但口氣堅定的說,柯潔會是未來的中國一哥。
后來他們成為了中國棋壇的一哥和一姐。
中國黃金90后一代的迅猛崛起徹底改變了世界圍棋格局。韓國以李昌鎬、李世石為核心的鐵血軍團終于被中國“圍棋厚度”壓倒。
中國黃金90后的爆發絕非偶然, 而是厚積薄發的必然結果。2001年“三棋進課堂”政策實施以后,全國圍棋人口突破2000萬,每年有10萬青少年接受系統訓練。圍甲聯賽的高水平高強度對抗加速了頂尖年輕棋手的成長。國家隊總教練俞斌坦言:“成績源于幾代人的積累,更離不開職業聯賽的淬煉。”
中國黃金90后一代正逢中國經濟和互聯網時代的高速增長。他們展現出迥異于傳統的競技特征,他們日均進行十數盤網絡對弈,將快速計算與人類直覺結合,在時間攻勢下,更快更強更精準。
70后的李昌鎬和80后的李世石,在與中國黃金90后一代的較量中,紛紛敗下陣來。李昌鎬獲得了九連亞,而李世石則止步在了14冠。
2013年LG杯八強戰,韓國棋手全軍覆沒,李世石敗給中國新銳柁嘉熹。韓國棋院總裁林采正嘆息:“中國年輕棋手的厚度讓我們望塵莫及。”
柯潔在2015年夢百合杯決賽中3:2擊敗李世石,接棒成為新領軍者,推動中國圍棋進入“盛世王朝”。
從聶衛平在中日擂臺賽的“孤膽英雄”時代,到2013年的群星璀璨。中國圍棋的崛起軌跡印證了“國運興,棋運興”的規律,凸顯了智力運動與國家軟實力的深度關聯。
這場以90后為主角的青春風暴,不僅改寫了世界圍棋版圖,也揭示了現代競技體育的發展規律:體系化培養、技術化創新與生態化運營的融合,是持續領先的核心。
新華社評價:“這場青春風暴既是競技層面的勝利,更是中國智慧文化輸出的里程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