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總有這樣的孩子,明明讀的是普通高中,最后卻考上了985。和他們家長聊多了,發現他們其實沒搞什么“雞娃”戰術,就是默默做對了幾件事。
第一,不制造焦慮,但也不放松。
這些家長很少把“別人家孩子”掛嘴邊,但會幫孩子定個“跳一跳夠得著”的目標。比如高一先穩住年級前50,高二沖進前20,高三再突破。目標具體了,孩子反而不會覺得壓力山大。
第二,抓習慣比抓分數緊。
有個家長說,他家孩子從高一開始,雷打不動每晚10點半前做完作業,12點前睡覺。周末一定留半天徹底放松。時間規劃好了,效率自然上來,根本不用熬夜刷題。
第三,主動和老師“搭線”。
他們不會動不動找老師問成績,但會定期和班主任聊聊孩子的狀態。比如發現孩子數學最近總粗心,就請老師課堂上多盯一眼;孩子語文作文弱,就問問有沒有推薦的范文書。
第四,關鍵時刻會“借力”。
到了高三,有些家長發現孩子某科拖后腿,會果斷找靠譜的老師補短板。比如物理總卡在70分,就專門找有經驗的老師梳理題型,而不是盲目報一堆班。
其實這些家長最聰明的地方,是知道什么時候該推一把,什么時候該放手。孩子拼的是耐力,家長拼的是定力。
如果孩子離目標還差一口氣,也可以試試專業輔導。像新質升學這類機構,會根據孩子的情況定制計劃,比如薄弱科目專項突破、高考真題拆解,效果還挺實在的。不過說到底,家長的耐心和信任,才是孩子最大的底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