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麻煩各位看官點擊一下“關注”,感謝大家的支持。
70、80后的朋友應該都記得,以前有“五一七天樂”、“國慶七天樂”。
每當到了七天長假的時候,許多人都會守在電視機前看“畢姥爺”。
現如今,和畢姥爺一同消失不見的,還有那段有關七天長假的記憶,甚至許多人都不知道為什么!
2007年,因為一個人的出現,導致五一七天長假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調休制度”,導致拼拼湊湊才換來5天的假期,實際上不過只有3天而已。
這個關鍵人物就是清華大學教授蔡繼明,他不僅取消了七天長假,還提出了調休制度,讓自己淪為了千夫所指的對象。
那么,他為何要這么做?現如今又過得怎么樣了?
取消七天長假
蔡繼明,1999年前一直在南開大學任教,后來被調往了清華大學,成為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經濟研究所的博士生導師。
從蔡繼明從事的人文社會科學學科來看,他的工作內容與民生政策息息相關,而備受尊崇的地位,讓其在人文社科領域有著較強的影響力。
2008年,有關部門采納了蔡繼明教授的建議,決定把五一的七天長假縮短為5天,且這5天假期由“調休”得來。
作為勞苦打工人的民眾,我們自然想知道蔡繼明教授為何要取消五一七天長假期,尤其是他究竟做了哪些研究。
2006年,蔡繼明教授課題組針對“五一七天長假期”對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展開調查,他針對假期的交通狀況以及國民假期前后的工作效率為中心,得出了最終結論。
蔡繼明教授課題組認為,過長的假期讓民眾產生了“集中出行”的現象,以至于交通擁擠、景點人滿為患,大家出行旅游的體驗感非常差。
更重要的是,七天長假期的實行導致各行各業的工作者工作效率顯著下降,人們在假期之前心懷期待,工作注意力不集中,而假期之后,人們又因長時間來開工作崗位產生隔斷反應,導致無法在短時間回到工作狀態。
于是,蔡繼明教授課題組認為,假期太長影響了工農業生產,對整個社會而言弊大于利。
假期太長、太集中,民眾假期出行體驗感太差,這些問題的放大讓政策決定者選擇性忽略了“七天長假期”制定的初衷。
1999的時候,國家為了應對金融危機,選擇通過長假期的方式刺激國民消費,擴大內需市場,所以決定在2000年將五一假期設定為7天。
可七天假期僅僅持續了8年之后,就因為國民經濟的改變發生變化,蔡繼明作為取消七天假期的推動者,他勢必要承擔數億在外打工游子的不滿情緒。
2008年,相關部門正式采納蔡繼明課題組的建議,將五一長假取消,從原來的7天變成了3天。
此消息一出,立馬引起了全民熱議,這意味著原本可以利用長假回家與老人孩子團聚的打工人,如今再也沒有了機會。
還想取消十一長假,被人罵慘
一提起所謂的專家,網民們的第一反應都是冷笑,甚至默認為“磚家”。
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網民之所以會對所謂的專家產生如此印象,實在是他們之中有太多人“瞎總結、亂指揮”。
五一長假期被取消之后,貴為清華大學教授的蔡繼明隨即開始啟動第二項課題,計劃把十一國慶七天長假期也取消,只保留春節的七天假期。
然而,就在蔡繼明自以為課題組的分析有理有據之際,殊不知自己早已被民眾盯上,大伙恨不得將其生吞活剝。
造成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還要怪蔡繼明自己,他身為清華大學的教授,帶領著一群高材生搞所謂的“人文社會”研究,可生活節奏以及精神需求完全和在外打工人沒有交集的他們,又怎么能夠理解“長假期”的真正意義。
中國是人口大國,其中基層民眾更是占據絕大部分,他們背井離鄉去往大城市打工,留下老人和孩子,每年僅有的兩次長假期,成為了在外游子回家與老人孩子團聚的機會。
的確,長假期的存在使得交通擁堵,游客出行體驗感變差,但又不是所有人都是出門旅游的,課題組單單從經濟效益角度出發,顯然忽略了打工者們對假期的最大期待。
五一七天假期被取消之后,蔡繼明竟還要對十一長假動手,網友們自然是忍無可忍,隨即開始對其展開圍攻。
2007年,只要是有關蔡繼明的消息,網絡上全都是清一色的批評和辱罵言論,甚至蔡繼明自己也在百度貼吧上發現了一個專門罵他的“蔡繼明吧”。
點進蔡繼明吧一看,里面有成千上萬的用戶對他進行各種辱罵,無一例外全都在指責蔡繼明偷走了大家的假日。
蔡繼明的反抗
一開始,網友還只是在貼吧罵蔡繼明本人,但隨著事態愈發的不受控制后,蔡繼明的家人也被一并辱罵,后續更是有人打電話威脅、恐嚇蔡繼明的孩子。
蔡繼明對此感覺很委屈,畢竟自己提出建議的時候,不只是建議取消七天長假期,還給出了其它的替代方案,比如增加“帶薪休假”,增設其它節假日等。
為了證明長假期被取消并非全是自己的錯,蔡繼明曾在公開采訪中表示:這個決定關乎國家的所有人,不是我能夠左右的,我只是一個提出建議的人,但不是實施者,你們罵我很不公平!
網友對此并不買賬,反而認為他是故意狡辯,因為蔡繼明正在做的事情就是研究“該不該取消十一長假期”,一旦相關部門又采納了他所謂的“經濟理論”,那在外游子一整年的時間里都沒了回家團聚的機會。
被輿論風暴沖擊的蔡繼明越解釋,被罵的就越兇,或許也是意識到了自身的問題,他選擇了擱置取消十一長假期的提議。
網友們已經失去了五一長假期,依舊將蔡繼明當作出氣筒,有事沒事就到“蔡繼明吧”痛罵其一番,宣泄心中的不滿情緒。
在網絡上被罵的狗血淋頭的蔡繼明,最終忍不住把百度告上了法庭,聲稱其監管不力,有人成立貼吧專門罵自己,嚴重損害了個人名譽。
最終,百度輸了官司,除了給蔡繼明道歉之外,還賠償了對方一大筆錢。
事態稍微緩和之后,蔡繼明選擇繼續推動“調休制度”,相關部門選擇了接納。
但調休制度有利有弊,雖然延長了部分假日的休息時間,可弊端卻是“補班”讓人累覺不愛。
蔡繼明現狀
如今17年過去了,蔡繼明提出的帶薪休假仍舊未能普及,而長假期的取消卻讓打工者遭受了直接損失,只能說文化工作者很多事還是“太天真”。
已經69歲的蔡繼明還在清華任職,并且這兩年還不斷有他相關的消息曝出,其中不少是關于農業生產技術以及農村宅基地的相關新聞。
可網友的一番評價卻一針見血:“一個不生活在農村里的人去研究農村宅基地,感覺怪怪的...”
對此,你也是否認為政策制定的標準,不應該是冰冷的數據,而是基層人民的意見。
參考信源:
北方網2011-08-13《建議取消黃金周遭網民建貼吧謾罵》
大眾網2010-03-12《經濟學家蔡繼明:建議取消“十一”黃金周》
中國經濟網2025-03-10《蔡繼明代表:擴大宅基地使用權流轉范圍 建立農民增收長效機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