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4月28日15時,四川省政府新聞辦將在成都舉行“萬千氣象看四川·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馬爾康專場。馬爾康市委副書記、市長蔣剛將攜常務副市長潘勇等領導,圍繞“搶抓‘強州府?建名城'機遇”主題,系統闡述這座高原名城的創新發展實踐。
作為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唯一的縣級市,馬爾康不僅是全州政治、文化中心,更是承載著多重歷史坐標的特殊存在。這座被藏語稱作“興旺發達之地”的高原之城,正以“六地六城”建設為總綱,在海拔2600米處書寫新時代的“雙城記”。
歷史坐標:從長征驛站到文化高地
在馬爾康的紅色記憶里,卓克基會議會址見證著紅軍長征在此轉戰14個月的特殊歷程。如今,胡底革命烈士紀念廣場作為全國首個“國家安全教育基地”,與雙江口水電站這座在建的世界第一高壩形成時空對話——前者定格著崢嶸歲月,后者則標注著現代工業文明的高度。
文化基因在這里得到詩意傳承。作為茅盾文學獎得主阿來的故鄉,《塵埃落定》的故事母體正煥發新生。2024年入圍“中國考古新發現”的史前聚落遺址,與莫斯都巖畫的千年紋樣相映成趣;西索民居的壘石技藝仍在訴說嘉絨先民的智慧,而直波古碉以“東方比薩斜塔”的姿態,見證著傳統與現代的和諧共生。
發展坐標:雙輪驅動下的產業突圍
在清潔能源領域,馬爾康正構建“水、風、光”三位一體的能源矩陣。總裝機容量達1200萬千瓦的清潔能源項目持續推進,預計到2030年裝機規模將突破850萬千瓦。與之形成戰略呼應的是黨壩鋰礦——這個亞洲最大的花崗偉晶巖型鋰礦床,正在打造“鋰資源綠色開發示范地”,推動資源價值的就地轉化。
現代農業同樣亮點紛呈。天府夏繁現代種業園的建設已進入快車道,全國夏繁論壇永久會址即將落成。通過“農旅融合”模式,莫斯都村依托古巖畫資源建成秘境露營地,成為集體經濟增收的樣板。數據顯示,當地已注冊“卓克基”“雪馬山”等系列商標,建成5個省級和美鄉村。
民生坐標:高原上的溫度與速度
在教育醫療領域,馬爾康展現出“小城市大民生”的氣魄。1.2億元投入的市人民醫院綜合大樓、500萬元教育基金的設立,與“先診療后付費”“全民免費體檢”等創新服務形成組合拳。特別是在交通建設方面,1.5億元專項資金用于7個鄉鎮路面黑化,松雪路等“四好農村路”串聯起產業升級與生態保護的新通道。
城市更新戰略成效顯著,14.69萬平方米舊城地塊的改造釋放出發展新空間。通過“五化”工作思路,馬爾康正從地理概念的“州府”向功能完善的“名城”蛻變。2024年入選“美麗中國建設實踐案例”,標志著這座高原之城在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間找到平衡支點。
站在新的歷史方位,馬爾康正將地理空間的“高原特性”轉化為發展優勢。當全國夏繁論壇的聚光燈即將點亮,這座融合紅色底蘊、生態價值與民族風情的特色之城,正以“工業綠色化、農業現代化、文旅全域化”的實踐,在川西北高原奏響現代化建設的交響樂章。(王建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