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點的大風撞碎了窗框。李師傅抹了把臉上的沙粒,貨車大燈照出昏黃的霧墻。
江南某高速收費站排起五公里長隊,雨刷器瘋狂擺動也刷不碎擋風玻璃上的白幕。河北農民老張蹲在開裂的田埂上。
本該返青的麥苗裹著灰殼,像被撒了層骨灰。
手機彈窗跳出橙色預警時,他剛給枯萎的油菜澆完第三遍水。三百公里外的杭州,外賣騎手小王在立交橋下擰干透水的褲腿,配送箱里漂浮著兩杯奶茶。
氣象站的監測曲線畫出了詭異剪刀差。北方PM10指數突破2000的那刻,南方降雨量正以每小時50毫米的速度刷新紀錄。
機場塔臺調度員盯著雷達屏上消失的航班光點,喉嚨里泛起鐵銹味。
建筑工地的安全員發現吊籃在七級陣風里跳起了華爾茲。這個發現讓他三天沒敢合眼。幼兒園老師把防塵口罩剪成兒童尺寸,有個女孩問沙塵暴是不是地球在打噴嚏。
問得好哇,這問題教授答不上來。長江貨輪在濃霧中拉響汽笛。
三十八聲鳴笛穿過雨簾,對面船影始終模糊成團墨跡。
貨主盯著延誤的物流信息,計算器按碎了小數點鍵。內蒙古牧民把倒斃的羊羔拖進沙坑,駱駝眼角結著混血的痂。農科院專家摸著灼熱的土壤直搖頭。
本該休眠的害蟲在二十度暖冬里開了兩茬派對。
種子公司業務員兜售抗旱品種時,褲腳還沾著南方客戶田里的泥漿。
有個現象挺有意思。
北方人開始囤空氣凈化器濾芯,南方人忙著給地下車庫裝擋水板。網上冒出個新詞叫“氣候移民”,雖然誰也沒見過真搬家的。
氣象主播的西裝每天變換顏色,深藍配沙黃,藏青搭雨灰。高速公路養護隊挖出二十個堵塞的排水口。
每個鐵蓋下面都藏著塑料袋、外賣盒和枯樹枝。這讓我想起老家被洪水沖垮的便民橋,橋墩里填的竟是發泡膠。你說這事怪天還是怪人?
菜市場最近流行賣兩樣東西。
北方攤主吆喝潤肺的梨湯料包,南方商販擺出防潮的除濕竹炭。有個大爺買了三斤生姜,說是熬水能治天氣病。
要我說啊,這天氣,真是怪了,真怪了。
電力維修工在微博發了個視頻。五十米高的鐵塔頂端,避雷針掛著個被風撕爛的口罩。底下評論吵翻了天,有人說像行為藝術,有人罵亂扔垃圾。
塔吊操作員在四百米高空經歷過八級陣風,他說那時候聽見鋼索在唱歌。我突然想起三年前的天氣預報。同樣的日期,同樣的區域,降水概率相差六個百分點。
隔壁老教授翻著古籍說,光緒年間這兒出現過“九日同輝”的記載。
要信這個,不如信明早的太陽會從西邊出來。超市貨架上的礦泉水總在雨天售空。這個細節比天氣預警更早預示危機。
有個母親給孩子書包里塞雨衣,雨衣兜里還裝著防沙護目鏡。你看,人總能找到活下去的法子。農業局的報告泄露了組驚人數據。
北方小麥產區墑情比往年低40%,南方雜交稻種卻因積水爛掉15%。這個數字讓我想起糧倉著火的故事,只不過這次火是看不見的。最后說個真事。
有個攝影師追著沙塵暴跑了三個省,拍廢了十二個鏡頭。他在展覽前言寫:當霧霾成為證件照背景,暴雨澆透結婚照的時候,我們該和天氣談談條件了。這話聽著心酸,倒像是大實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