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第二十屆中國電影華表獎頒獎典禮在青島星光島舉辦,電影《731》劇組亮相華表獎紅毯,并對影片進行了現場推介。
電影《731》主要講述了在抗戰勝利前夕,侵華日軍為了扭轉戰局在我國東北哈爾濱平房區開展細菌戰研究,屠戮百姓進行人體實驗的故事。通過小人物的視角,揭露731部隊的罪行,展現了普通人在戰爭來臨時的絕望、掙扎和抗爭。
影片以藝術性的鏡頭語言,刻畫了實行反人類暴行的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的可怖,以及遭受非常人對待的被實驗者的絕望,對比之下給世人以戰爭警示,更凸顯出和平的可貴。
華表獎紅毯上,面對鏡頭,導演趙林山坦言:“我們以銘記之名回望歷史,不是為了揭開疼痛的傷疤,而是要讓和平的光照耀在人類文明的征途上。”
中國電影華表獎始評于1957年,是中國電影界的最高獎,體現黨和國家對電影事業的熱情鼓勵和大力扶持。本屆中國電影華表獎恰逢中國電影誕生120周年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電影《731》作為一部反戰題材影片,其亮相意義非凡。
據悉,電影《731》集結了一批優秀的歷史專家、電影創作者、資深制片,用光影書寫家國情懷。從劇本創作到落地拍攝歷時十年,為真實還原這段被塵封的黑暗歷史,電影創作團隊走訪國內外搜集真實史料,查閱資料超百萬字,在創作過程中力求“每一處細節均有史可依”。“我們不僅要呈現暴行的表象,更要通過影像喚醒國際社會對戰爭倫理的深刻反思。”導演趙林山強調。
制作層面,《731》團隊以近乎苛刻的態度追求真實。大到四方樓場地的全景搭建、建造“特別移送”的火車車廂;小到人物裝造細節、衣服縫線位置都反復琢磨、極其考究。主演姜武坦言,拍攝期間多次因直面“歷史現場”而情緒失控,“每一場戲都是對心靈的拷問,但我們有責任讓觀眾看到真相。”
在華表獎頒獎儀式上,電影《731》總策劃、總出品人莊嚴作推介發言時表示,“借助影像的力量,讓歷史真相不被遺忘,讓和平信念代代相傳。”其所承載的時代意義和人文關懷可見一斑,其中所展露出的,電影《731》對歷史題材內容的深刻洞察,和努力讓銀幕成為照見民族記憶的精神載體的深耕實踐也讓我們看到了中國電影對于歷史敘事、民族記憶傳承的用心和責任。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731》在歷史題材內容創作上的差異化,通過個體命運折射戰爭傷痕,印證了電影的核心力量在于對“人”的凝視。趙林山導演在采訪時也提及:“《731》不是一部販賣苦難的電影,而是一面照見人性之惡的鏡子。我們試圖通過藝術化地表達,讓觀眾看到戰爭如何異化人性,而絕望之下又如何迸發微光。”影片采用多線敘事結構,既刻畫侵華日軍內部的權力傾軋與人性扭曲,也聚焦被實驗者的隱秘抗爭,在操縱者和被實驗者絕對懸殊的權利對比之下,讓被關押在七三一特設監獄中每一個生命的麻木和絕望被呈現、被感知。
從紅毯到推介會,《731》引發的熱議也體現了當下觀眾對于歷史的關注和對歷史真相的探索。總制片人張望在采訪中說道:“《731》選在2025年上映別有深意,80年前,我們用鮮血贏得和平;80年后,我們以電影守護記憶。十年磨一劍,不為渲染傷痛,而為守望和平。這部電影就像一盞燈,照亮那些可能被遺忘的角落。” 當下,全球局勢波譎云詭,戰爭陰霾仍未消散。電影《731》恰似一聲鐘鳴,讓每一個觀眾都能從中聽見歷史的回聲,并以此照亮未來的征途。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孔小平
校對 盛媛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