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下旬,平谷區的桃花開得繁盛,一樹接著一樹,吸引不少游客前往觀賞。第二十七屆北京平谷國際桃花節正在進行,將持續到5月5日。十里桃花林、萬畝桃花海,山花爛漫間,歌聲陣陣,這是北京平谷國際桃花節設置的特別環節,由多支樂隊輪番獻唱,打造春季獨屬的浪漫氛圍。
一支名為“谷倉樂隊”的鄉村樂隊多次登場,在他們的歌聲里,有四季平谷,有萬畝桃林,還有訴說不盡的熱愛和鄉愁。許多是谷倉樂隊的主唱,他留著一頭中長卷發,背著一把吉他,春天的暖陽將他的面龐曬得發紅,他說:“我們的樂隊,是一支為村莊歌唱的樂隊。”
谷倉樂隊為村莊歌唱。受訪者供圖
從城市走向村莊
許多曾是一名搖滾青年,剃過板寸,留過長發。1999年,許多來到北京,成為北漂中的一員。在這里,他遇到了孫恒、小吳等人。許多說:“面臨壓力、困難的人,反而更需要強烈的精神滿足?!庇谑牵麄冊诠S和建筑工地上為工人歌唱。
在皮村創作、歌唱的日子,許多回想起來,恍然如夢。他說:“過去,我們在城市為打工人歌唱,唱各自在城市里的工作和生活。”在“打工文學”蓬勃發展的年代,許多和樂隊成員改編工友寫下的詩歌,創作成歌。他們解構著工廠里的人,把不被看見的打工人形象以鮮活的姿態呈現出來。
而現在,城市的快節奏生活催生出人們對于田園的渴望與追求,鄉村得到了更多關注。于是,谷倉樂隊以新面貌出現了。許多說:“我和幾位朋友一拍即合,把歌唱的內容和對象轉向鄉村。”2016年,谷倉樂隊來到平谷區,成立了“同心音樂公社”,音樂人們面向一片桃林,在這里歌唱。
到同心音樂公社的客人,大多是音樂人,他們在舞臺上肆意表達。許多歡迎走進這里的每一位朋友,他會站在吧臺前泡一壺茶招待來客,再聊一聊各自近期的生活。一位因為音樂和許多結緣的客人說:“這里很舒服,我和許老師雖然認識時間不長,但已經是很好的朋友了?!?/p>
谷倉樂隊主唱許多談音樂創作理念。新京報記者 王巍 攝
為全國的村莊歌唱
2017年,許多和樂隊伙伴開了兩輛車,到全國鄉村巡演,最遠的一次,他們從北京一路唱到了廣西。“社會發展到了需要城市反哺鄉村的時候了,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人選擇回到或者走向鄉村?!?/p>
這就是谷倉樂隊選擇出走城市的緣由,他們像極了孩童,瘋狂地吸收有關鄉村的一切,一個月,就能走過二十余個村莊。“我們基本上會唱樂隊的原創曲目,再就是一些民謠、歌謠?!痹S多彈著吉他,在村莊搭建的簡易舞臺上輕輕哼著,臺下的村民跟著音樂晃動身體,許多說:“村民對音樂也是有感受力的,即便是不識字的老一輩,也能因為聲調的高低做出反應,這就是音樂的感染力?!?/p>
后來,谷倉樂隊決定為村莊歌唱。2018年,村歌計劃啟動,發起人許多和樂隊的其他成員走進村莊調研。五年里,谷倉樂隊調研了近百個村莊,目前,已經為超過五十個村莊創作村歌。
2024年的春天,許多和樂隊成員一起走訪平谷區南獨樂河鎮的13個村莊,他們要為南獨樂河鎮創作一首鎮歌,這也是北京市的首個“共創型鎮歌”。調研過程中,谷倉樂隊和村民們面對面,講鄉村故事、聊生活經歷,于是許多寫下——“石塘峪成全人世間,希望播撒在綠水青山”,許多說:“在歌里,我們會用很直接的情感去表達這些年村莊的發展?!?/p>
時隔一年,這首《獨樂頌》還是經常被許多唱起,谷倉樂隊有時會被村莊邀請去演出,而在南獨樂河鎮的土地上,村民們最想聽到的,還是這首歌。許多說:“我們在唱這首歌的時候,臺下的村民也會跟著我們一起哼唱,這時候,這首歌就擁有了更濃烈的情感,我們也和這片土地有了更深沉的鏈接?!?/p>
谷倉樂隊為平谷區南獨樂河鎮創作鎮歌。受訪者供圖
受鄉村滋養的音樂人
許多喜歡和村民交流,還是那把木吉他,輕掃琴弦,音符就一個個蹦出來,和著鄉音,歌曲就留下來了。在鄂爾多斯的舊廟灣村,谷倉樂隊唱“物厚大美舊廟灣”;在福建的墘頭村,他們唱“上山采花好爛漫”;在云南的外普拉村,他們唱“火波諾瑪左腳舞,歌兒唱起來”。
許多說,創作是一個讓人心花怒放的過程。“去鄉村采風和學習,本身就是一種滋養?!彼氖换蟮脑S多,依舊很“搖滾”,他喜歡和青年交流,從年輕人社交方式中去習得一些觸及靈魂的東西。接下來的幾周,許多和谷倉樂隊已經排上了不少演出日程。許多說,希望未來能發揮出樂隊的音樂能力,配合平谷區的文旅發展,去創作歌曲,讓更多人關注到鄉村,來助力鄉村發展。
在平谷國際桃花節的舞臺上,谷倉樂隊獻唱了一首《平谷》,這是許多專門為平谷區創作的歌曲。平谷國際桃花節運營負責人劉琬,在舞臺下輕聲和著。他和許多已經相識數年,他說:“谷倉樂隊的歌里有平谷的春天,有獨具特色的鄉情。我們鼓勵和支持更多原創樂隊,特別是平谷本土的樂隊加入到文旅活動中,打造出具有平谷特色的‘文旅+音樂’發展模式。”
“創作的這些村歌對于我而言,也是禮物。”許多說,這些歌曲,是一場場情感勞動的結晶,在學習、采風的過程中,當地的風俗和音樂風格,也被我們樂隊吸收。“比如之前谷倉樂隊巡演到貴州,我就聽到侗族大歌里有蟬叫的部分,他們在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蟬叫表達,這也給了我靈感,應用在《返鄉青年》這首歌的創作中?!?/p>
“杏花杏花又開了,桃花桃花又紅了,我在夏魚路上揮揮衣袖,愿你我可以處處是故鄉?!边@是許多創作的《返鄉青年》,他把近些年城鄉生活經歷寫進了歌詞里。許多說:“借用蘇東坡的那句‘此心安處是吾鄉’,我們在平谷區,在這一大片桃花盛開的地方,確實能找到家的感覺。”
新京報記者 陳璐
編輯 張牽 校對 劉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