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ACC前沿熱點:STRIDE結果公布:司美格魯肽改善T2DM伴PAD功能結局!T2DM合并泛血管疾病的綜合管理,再添新證!
撰文:魏淇
2025年美國心臟病學會科學年會(ACC)于3月29日至31日在芝加哥隆重召開,4月24日“ACC A WEEK 中外心血管專家共話心血管代謝領域熱點話題”線上會議特邀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吳永健教授作為會議主席,與奧地利格拉茨醫科大學Harald Sourij教授和德國亞琛大學附屬醫院Florian Kahles教授,就首個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注射司美格魯肽1.0mg對2型糖尿?。═2DM)伴外周動脈疾病(PAD)患者功能結局影響的STRIDE研究,以及T2DM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等泛血管疾病管理策略相關熱點話題進行了學術分享和熱烈的討論。
STRIDE研究:司美格魯肽改善T2DM合并PAD患者功能結局
在吳永健教授的主持下,會議正式拉開序幕。Harald Sourij教授在演講中提到,PAD在全球流行形勢嚴峻,2015年患病人數約為2.37億。在糖尿病患者中,PAD的患病率高達13-29%[1]。然而,目前臨床上可有效改善患者癥狀和預后的藥物有限,迫切需要新的治療手段以減輕疾病負擔。
圖:Harald Sourij教授進行學術分享
研究設計
STRIDE研究是一項為期52周、全球多中心、隨機、雙盲、平行對照的3b期臨床試驗,覆蓋全球20個國家和地區的108個中心,旨在評估在標準治療基礎上,每周一次皮下注射司美格魯肽1.0mg對成年T2DM合并PAD患者最大步行距離(MWD)的療效。研究納入成年T2DM合并PAD(伴間歇性跛行,Fontaine IIa期)的患者共792例,隨機分配為司美格魯肽組和安慰劑組,治療52周[2]。
圖:STRIDE研究設計
研究結果
第52周時,在標準治療基礎上,與安慰劑相比,注射司美格魯肽1.0mg使MWD改善了13%(ETR=1.13;95%CI:1.06–1.21;P=0.0004)。對于不同的年齡、性別、地區、糖化血紅蛋白(HbA1c)、體重指數(BMI)水平,主要終點獲益在各組間均無顯著性差異(P交互>0.05),提示注射司美格魯肽1.0mg對T2DM合并PAD患者MWD的改善不受以上因素的影響。
圖:STRIDE研究主要終點
次要終點中,第57周,司美格魯肽組的MWD改善幅度顯著大于安慰劑組(ETR=1.08;95% CI:1.00-1.16;P=0.038)。52周司美格魯肽組的血管生存質量量表(VascuQoL-6)評分(ETD=1.0;95% CI: 0.48-1.52; P=0.011)、無痛步行距離(PFWD)(ETR=1.11;95% CI:1.03–1.20;P=0.0046)的改善也顯著優于安慰劑組。安全性方面,與既往研究一致,注射司美格魯肽1.0 mg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兩組患者不良事件和嚴重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相近。
T2DM伴ASCVD等泛血管疾病管理:新認知與新策略
承接Harald Sourij教授對STRIDE研究的深入解讀,Florian Kahles教授針對T2DM合并ASCVD等泛血管疾病的綜合管理展開講演。他指出,心血管疾?。–VD)與T2DM患者共患率高[3]。長期以來,強化降糖能否減少T2DM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備受關注。然而研究表明,強化降糖對大血管事件并無明顯改善,甚至可能增加低血糖風險。而針對T2DM患者的減重生活方式干預,在改善心血管結局方面也未取得理想效果[4-7]。因此,探索糖心共管的治療新手段,對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預后意義重大。
圖:Florian Kahles教授進行學術分享
2023年歐洲心臟病學會(ESC)公布的《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管理指南》中建議,應對所有CVD患者進行糖尿病篩查,也應對T2DM患者評估CV風險并篩查腎臟疾病,同時強調了PAD篩查的流程和重要性[8]。
圖:2023ESC糖尿病合并CVD指南推薦PAD篩查流程
指南推薦T2DM合并ASCVD患者,應進行全面綜合的管理,并根據危險分層選擇有針對性的降糖治療方案。建議合并ASCVD的糖尿病患者無論血糖控制是否達標、是否已經使用其他降糖藥物,都應考慮啟動具有心血管效益的藥物,如GLP-1RA和/或鈉-葡萄糖共轉運體2抑制劑(SGLT2i),以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
圖:2023 ESC糖尿病合并CVD指南推薦根據危險分層進行降糖方案選擇
近年來,司美格魯肽、替爾泊肽等多種新型降糖藥物的出現,推動ASCVD和T2DM的綜合管理進入了新的時代。
司美格魯肽
司美格魯肽作為一種GLP-1RA,除了促進胰島β細胞釋放胰島素,調節血糖水平外,還顯示出對心血管系統的直接保護作用。研究表明,GLP-1可以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減少炎癥反應,并改善內皮功能,這些都對心血管健康有積極的影響[9, 10]。在SUSTAIN 6研究[11]、SOUL[12]和FLOW[13]等臨床研究中,司美格魯肽已被證實不僅可顯著改善糖尿病合并ASCVD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同時可降低腎臟事件風險。因此GLP-1RA已成為心血管-腎臟-代謝(CKM)綜合征治療的優選藥物。
替爾泊肽
替爾泊肽是葡萄糖依賴性促胰島素多肽(GIP)和GLP-1的雙重受體激動劑,能夠同時激活GIP和GLP-1受體。研究表明,GIP過表達對小鼠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具有穩定作用[14],其水平可作為預測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S)患者心血管死亡風險的重要指標[15]。在3期臨床研究中,替爾泊肽展現出了顯著的降低HbA1c、減重的效果,并具有良好的心血管安全性[16],其心血管結局研究仍在進行中。
中外對話,學術碰撞
在本次的專家會討論環節中,吳永健教授與Harald Sourij教授和Florian Kahles教授針對STRIDE研究結果和T2DM合并ASCVD等泛血管疾病的優化管理,展開了深入的探討。
圖:學術討論環節
Q:
為何STRIDE研究選擇將MWD這一功能性指標作為主要終點指標,而不是像SELECT和FLOW研究那樣聚焦于心血管或腎臟相關的結局?這一設計選擇是基于何種考量?
Harald Sourij教授
盡管改善心腎預后對于長期健康至關重要,但對于PAD患者來說,功能性的日?;顒幽芰κ怯绊懮钯|量的關鍵因素之一。通過測量MWD,可以直觀地了解患者的病情變化和治療效果,為臨床治療提供有力的依據。STRIDE研究中司美格魯肽治療使PAD患者的無痛步行距離平均增加了40米,不僅是一個具體的、可量化的進步,而且極大地增強了患者的獨立性和生活質量。因此,將MWD設定為主要終點,旨在強調治療對患者實際生活中的正面影響,并提高患者對治療的積極性和依從性。
吳永健教授
我們心內科醫生過去更多地是聚焦于冠心病、心衰等心臟疾病的診治,對PAD的關注相對較少。然而,PAD與冠心病均以動脈粥樣硬化為發病機制,且有共同的危險因素,同樣需要引起心血管醫生重視。相比于過去,現在已經有明確的證據表明代謝相關疾病與心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之間具有明確相關性,這就要求心內科醫生以更廣闊的視角和更綜合的思維展開臨床工作。正如Harald Sourij教授所說,我們在臨床實踐中應該重視PAD的篩查和診治,關注功能性指標的改善,選擇有綜合獲益的藥物,為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供全面的治療策略。
Q:
您演講中提到的西洛他唑,在改善PAD患者步行距離、減輕疼痛等方面,與司美格魯肽有何差異?在STRIDE研究中是否有受試者接受了侵入性或挽救治療,對PAD癥狀改善的有效性評估有何影響?
Harald Sourij教授
目前針對PAD功能改善和癥狀減輕的治療手段有限,西洛他唑是目前可增加步行距離的唯一獲批治療藥物。西洛他唑主要發揮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舒張血管的作用,沒有額外的心血管病獲益,且患者耐受性欠佳。與西洛他唑相比,司美格魯肽耐受性較好,此外,司美格魯肽不僅具有心血管保護作用,同時可改善血糖、體重和血脂等動脈粥樣硬化危險因素。T2DM伴PAD患者往往會伴隨多個風險因素,因此司美格魯肽在極大程度上提供了一種具有潛力的新治療選擇。
STRIDE研究中有32例患者接受了挽救治療(跛行藥物治療或血管重建術),其中安慰劑組21例,而司美格魯肽組僅有11例,這表明司美格魯肽可能有助于減少或延遲對有創治療的需求,在延緩疾病進展和病情惡化方面有積極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潛在的長期獲益。
吳永健教授
目前臨床上對于改善PAD患者步行能力、疼痛的藥物選擇其實很有限,往往需要多學科的聯合管理,包括生活方式干預、藥物治療以及必要時的介入治療。STRIDE研究結果表明,司美格魯肽可能有助于減少或延緩對有創治療的需求,這一點非常重要。這意味著我們可以抓住早期干預的機會,延緩甚至避免進行侵入性治療,從而降低手術相關的風險和并發癥。
Q:
您認為對冠心病、缺血性腦卒中和PAD等ASCVD按照泛血管疾病的概念進行綜合管理有何優勢?目前臨床上對泛血管疾病的管理存在哪些挑戰?
Florian Kahles教授
泛血管疾病是個新概念,強調全面評估患者整體血管病變情況和心血管風險,有助于更準確地判斷病情發展和預后。認識到這些疾病具有共同的病理基礎和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可制定更具針對性的綜合治療方案,實現多危險因素的協同管理,提高治療效果,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目前面臨的挑戰包括多重危險因素管理難度大、缺乏統一評估標準、多學科協作障礙和患者教育不足等多方面。
吳永健教授
自2015年國內首次提出“泛血管疾病”管理理念,此后得到快速普及和實踐。一些醫院已經成立了泛血管病中心,依托多學科協作模式,打造涵蓋心腦血管、外周血管及代謝性疾病的綜合管理平臺。盡管中國在泛血管疾病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但仍面臨一些挑戰,如各地區發展不平衡、部分醫療機構對泛血管疾病的認識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患者的依從性需要加強等。
Q:
在過去的二十年,T2DM合并CVD或高風險的治療策略經歷了顯著的轉變,從最初的專注于血糖達標到如今更加注重心腎臟結局的管理。您能否分享一下對這一轉變的看法?
Florian Kahles教授
T2DM治療策略歷經轉變,從聚焦血糖達標邁向重視心腎臟結局管理,這體現了理念的進步,但不意味著血糖控制不再重要。從前強化降糖試驗結果不理想,甚至有負面作用,引發對降糖策略激進性和藥物局限性的反思。如今,GLP-1RA和SGLT2i等新型藥能有效的降糖并降低CV風險,讓合適的患者用上這些藥物至關重要。心內科醫生既要管理CV風險,也要關注血糖,不能僅因HbA1c 達標就放松,控制CV風險還需考慮血糖外因素,所以制定治療方案要更全面,以實現患者的優化管理與良好預后。
吳永健教授
我完全同意Florian Kahles教授的觀點,這個話題值得深入探討。ACCORD研究結果顯示強化降糖并沒有展現出想象中的積極作用,反而可能會增加全因死亡率。GLP-1RA和SGLT2i等新型藥物的出現帶來了新轉機,推動了診療理念的更新迭代。越來越多的心內醫生也開始關注慢性腎臟?。–KD)、CKM綜合征等相關共病。這是一個好現象,體現了診療理念在下沉和普及,對于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吳永健教授總結
今天我們有幸聆聽了兩位教授的精彩分享,非常感謝Harald Sourij教授和Florian Kahles教授為我們帶來的關于PAD診治新進展的深刻見解與前沿知識。PAD常與冠心病并存,當冠心病患者同時患有外周血管疾病時,其預后往往更差。因此,對于PAD篩查和泛血管疾病的綜合管理顯得尤為重要。STRIDE研究中司美格魯肽的獲益,有望改變我們的臨床思維方式,引起對PAD患者功能改善的重視,為泛血管疾病管理的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
總結
在本次會議中,Harald Sourij教授和Florian Kahles教授深入解讀了STRIDE研究,并分享了T2DM伴ASCVD管理優化的最新進展。討論環節中,吳永健教授與兩位海外專家對相關話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強調在 T2DM 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治療中,我們要重視 PAD 篩查,關注患者功能結局,合理應用有綜合獲益的新型藥物,以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同時,要加強多學科協作,積極推廣泛血管疾病管理理念,提高心血管疾病綜合管理水平。我們期待未來有更多中外交流的機會,共同推進醫學進步。
參考文獻:
[1] SONG P, RUDAN D, ZHU Y, et al.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in 2015: an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and analysis [J]. Lancet Glob Health, 2019, 7(8): e1020-e30.
[2] BONACA M P, CATARIG A-M, HOULIND K, et al. Semaglutide and walking capacity in people with symptomatic 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and type 2 diabetes (STRIDE): a phase 3b, double-blind,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J]. The Lancet,
[3] RAWSHANI A, RAWSHANI A, FRANZéN S, et al. Risk Factors, Mortality,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J]. N Engl J Med, 2018, 379(7): 633-44.
[4] GERSTEIN H C, MILLER M E, BYINGTON R P, et al. Effects of intensive glucose lowering in type 2 diabetes [J]. N Engl J Med, 2008, 358(24): 2545-59.
[5] ZOUNGAS S, CHALMERS J, NEAL B, et al. Follow-up of blood-pressure lowering and glucose control in type 2 diabetes [J]. N Engl J Med, 2014, 371(15): 1392-406.
[6] DUCKWORTH W, ABRAIRA C, MORITZ T, et al. Glucose control and 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veterans with type 2 diabetes [J]. N Engl J Med, 2009, 360(2): 129-39.
[7] BUSE J B, BIGGER J T, BYINGTON R P, et al. Action to Control Cardiovascular Risk in Diabetes (ACCORD) trial: design and methods [J]. Am J Cardiol, 2007, 99(12A): 21i-33i.
[8] MARX N, FEDERICI M, SCHüTT K, et al. 2023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J]. Eur Heart J, 2023, 44(39): 4043-140.
[9] BURGMAIER M, LIBERMAN A, M?LLMANN J, et al. Glucagon-like peptide-1 (GLP-1) and its split products GLP-1(9-37) and GLP-1(28-37) stabilize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in apoe?/? mice [J]. Atherosclerosis, 2013, 231(2): 427-35.
[10] DRUCKER DANIEL J. The Cardiovascular Biology of Glucagon-like Peptide-1 [J]. Cell Metabolism, 2016, 24(1): 15-30.
[11] WILLIAMS T C, STEWART E. Semaglutide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J]. N Engl J Med, 2017, 376(9): 891.
[12] MARX N, DEANFIELD J E, MANN J F E, et al. Oral Semaglutide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Persons With Type 2 Diabetes, According to SGLT2i Use: Prespecified Analyses of the SOUL Randomized Trial [J]. Circulation, 2025,
[13] PERKOVIC V, TUTTLE K R, ROSSING P, et al. Effects of Semaglutide o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J]. N Engl J Med, 2024, 391(2): 109-21.
[14] KAHLES F, LIBERMAN A, HALIM C, et al. The incretin hormone GIP is upregulated in patients with atherosclerosis and stabilizes plaques in ApoE-/- mice by blocking monocyte/macrophage activation [J]. Mol Metab, 2018, 14(150-7.
[15] KAHLES F, RüCKBEIL M V, ARRIVAS M C, et al. Association of 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olypeptide Levels With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J]. J Am Heart Assoc, 2021, 10(13): e019477.
[16] DEL PRATO S, KAHN S E, PAVO I, et al. Tirzepatide versus insulin glargine in type 2 diabetes and increased cardiovascular risk (SURPASS-4): a randomised, open-label, parallel-group, multicentre, phase 3 trial [J]. Lancet, 2021, 398(10313): 1811-24.
更多心血管精彩內容
快來“醫生站網頁版”瞧一瞧
精彩資訊等你來
*僅供醫學界平臺推送,僅供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參考,不得轉發或分享非醫療衛生專業人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