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全球汽車設計大賽 #以創新設計洞見科技未來
王傳福為00后設計師頒獎刷屏!比亞迪上海車展上演"未來設計盛宴"
——從火星車到低空飛車,中國汽車設計正被年輕人重新定義
2025上海國際車展最溫暖的畫面誕生了!在比亞迪展臺,王傳福駐足在一組充滿未來感的概念車前,目光專注地聆聽00后設計師的講解,時而點頭贊嘆,時而俯身細看細節。當他親手為全球汽車設計大賽冠軍頒獎時,現場掌聲雷動——這一刻,不僅是中國汽車巨頭對年輕創意的最高禮贊,更揭示了比亞迪"技術+設計"雙輪驅動的戰略野心。
"這真的是汽車嗎?"展臺上,一輛配備生態艙的火星全地形車引發圍觀。這是00后設計師為Z世代打造的"蜜月座駕",車頂的透明穹頂可觀測星際景觀,車內甚至設計了光合作用系統。不遠處,一輛棱角分明的機甲風皮卡與懸浮式低空飛車組成"未來交通矩陣",而水陸兩棲賽車的可變形輪胎更讓比亞迪首席科學家廉玉波連連稱奇。
這些來自比亞迪全球設計大賽的作品,以創新設計洞見科技未來,徹底打破了傳統汽車設計的邊界。王傳福在頒獎時感慨:"從這些設計中,我看到了汽車產業的未來。"據悉,大賽吸引了全球3000多名青年設計師參與,最終10組作品在上海車展實車亮相,比亞迪更宣布將擇優量產。
敏銳的觀察者發現,比亞迪近期兩次標志性合影暗含深意:年初的智能化發布會上,王傳福身后站著清一色技術專家;而此次設計大賽頒獎禮,與他同框的變成了十位平均年齡23歲的設計師。這背后,是比亞迪人才戰略的迭代——在夯實"技術護城河"后,正以設計為突破口培育新質生產力。
"技術是比亞迪的硬實力,設計要成為軟實力。"早在2019年全球設計中心落成時,王傳福就定下雙輪驅動戰略。如今,隨著清華美院院長馬賽、比亞迪設計總監沃爾夫岡·艾格等大咖加入評審團,產學研聯動正在加速設計人才的孵化。馬賽在現場表示:"比亞迪讓年輕人明白,好的設計既要懂工程語言,更要會說人文故事。"
這場設計狂歡并非偶然。比亞迪為參賽者提供了從數字建模到油泥模型的全流程支持,冠軍作品更獲得高達30萬元的獎金。更關鍵的是,獲獎者將進入比亞迪"設計人才庫",有機會參與量產車開發。
"我們不是在辦比賽,而是在投資未來。"比亞迪副總裁李巍透露,公司每年研發投入中,設計板塊增速超過40%。從已量產的"海洋美學"系列到此次大賽的太空主題概念車,比亞迪正試圖證明:中國汽車不僅要技術突圍,更要掌握審美話語權。
【結語】
當王傳福為年輕人頒獎的照片刷屏社交網絡,人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企業的胸襟,更是一個產業的蛻變。從追趕到引領,中國汽車需要更多這樣的"溫暖奔赴"——畢竟,今天展廳里的奇思妙想,或許就是明天公路上馳騁的風景線。正如網友熱評:"比亞迪這波操作,贏的不只是現在,更是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