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4月28日訊(編輯 李響)隨著年報披露季即將結束,紡織服飾行業作為加速推動內需恢復的重要環節,整體表現較好,不過也有部分發債企業營收出現了“斷崖式”下滑。
據財聯社梳理,紡織服飾行業目前發布年報的上市公司合計106家(剔除B股),其中10家企業持有存續債券,合計債券規模54.57億元。這10家企業中,有7家營收上行,3家下行,其中際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際華集團”)整體營收下行較為明顯,凈利潤出現近年來“斷崖式”下跌,同比跌幅達到2358.75%。
紡織服飾行業是我國傳統支柱產業之一,近年來紡織服飾行業從外延擴張式為主的快速發展階段步入內生式為主的優化發展階段,增速有所放緩,產能外遷動力進一步增強,海外訂單加速向外轉移,并不斷從下游向上游傳遞,頭部集中度加大,對企業營運能力、數字化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促進紡織服飾行業加快數字化轉型升級,通過不斷創新并采取差異化戰略以提升其市場競爭力。
財聯社梳理,上述有存續債券的該行業10家企業中,除朗姿股份和際華集團發行2只債券外,其余主體均分別發行了一只可轉債,整體行業在債券市場融資規模較小。
圖:10家發布年報的紡織服飾行業發債主體營收情況
數據來源:Wind,財聯社整理
從上述發債企業具體營收表現來看,際華集團整體營收下行較為明顯。
圖:際華集團近五年年報業績
公開資料顯示,際華集團實控人為國務院國資委,是解放軍、武警部隊軍需品采購的核心供應商,是國內應急防護物資的重要供應商,其中職業裝、職業鞋靴、皮革皮鞋、紡織印染、防護裝具業務是公司目前的核心業務。不過受近年來持續轉型影響,不斷剝離子公司業務,聚焦核心業務,對公司整體營收情況有所擾動。
公司在年報中表示,營收下滑受主要客戶招投標項目推遲及訂單量減少、產品標準要求變化、部分子公司審價等因素影響,對短期整體收入造成一定影響,不過公司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在高強尼龍、玄武巖纖維、防水透濕膜等新材料成果轉化以及單兵產品、野營裝備、消防裝備等新產品開發方面加快布局,全力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新產業部署落地。
中誠信國際評級機構在去年6月份相關評級報告中指出,2023 年以來,公司進一步聚焦主業,目前已全面關停國內大宗貿易業務,同時將重慶際華、長春際華、陜西際華等多家子公司委托轉讓,此外軍需品結算周期較長,回款速度較慢,會對公司資金造成一定占用。
目前該公司存續的兩只債券合計5.2億元,其中0.2億元的“20際華01”即將于6月15日到期。從償債指標來看,公司短期償債能力仍相對較好,其中現金比率為0.8倍、速動比率1.39倍,仍保持相對穩定,不過受凈利潤大幅下行,公司長期償債能力有所弱化,其中利息保障倍數低至-74.75倍觸達歷史低點,EBITDA/有息債務也僅有-2.54倍。
在中誠信國際看來,公司作為新興際華集團輕工板塊的運營主體,控股股東新興際華集團通過提供資金以及協助公司盤活和處置際華園項目資產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很大,并能為公司經營發展提供一定支撐。同時公司擁有軍需品出口資質,具有全產品系列的綜合出口保障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