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7日,《紐約時報》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指出,今年1月美國華盛頓撞機事故是由同時出現的多個“失誤”導致的:包括交通管制員的失職、跑道上的起降航班過于密集、無線電通訊故障等。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指出“黑鷹”直升機的飛行員未聽從其教練改變航線的指令,是事故的重大成因之一。
美東時間1月29日晚,華盛頓里根國家機場附近一架載有64人的客機與載有3名美軍士兵的“黑鷹”直升機相撞后墜河。美國總統特朗普后于1月30日表示,事故中無人生還。
經過大量檔案的查詢以及對數十名當事人、專家、政府官員的采訪,《紐約時報》于當地時間27日發布了一份針對今年1月美國華盛頓撞機事故的調查報告。報告指出,事發時交通管制員已注意到“黑鷹”直升機附近有一架客機,并將這一信息通知了直升機的機長洛巴赫(Lobach)及她的教練伊夫斯(Eaves)。
直升機的駕駛員和其教練確認了這一信息,并請求實行“雙目飛行”。據介紹,“雙目飛行”是一種常用于駕駛小型飛機和直升機的技術,允許飛行員自行在交通中導航并根據自己的觀察來避免碰撞。專家指出,這種技術存在明顯的缺陷,“任何人為失誤、駕駛艙中的視覺忙點和環境條件”都可能導致相撞事故。
洛巴赫(資料圖) 紐約時報
根據“黑鷹”駕駛艙的通話記錄,在準備降落前,伊夫斯準尉提醒機長洛巴赫“黑鷹在300英尺高,需要下降”。洛巴赫說她會的,但兩分半鐘后洛巴赫的高度仍然保持在200英尺以上。紐約時報指出,這是一個危險的高度。此外,就在撞機發生前,伊夫斯告訴洛巴赫,他認為空中交通管制希望他們左轉并朝河東岸飛去,但洛巴赫并未照做。報告稱,左轉本可以在直升機和客機之間騰出更多空間,但直升機沒有左轉。
據介紹,洛巴赫上尉是涉事直升機上軍銜最高的士兵,她的飛行時長據稱超過500小時,但擔任其教練的伊夫斯準尉的飛行時間是其兩倍以上。有航空領域專家認為,事態的突然發展可能讓洛巴赫措手不及。
除了飛行員的失誤外,調查報告還指出,交通管制員的失職、跑到上的起降航班過于密集、無線電通訊故障等問題也是引發事故的重要原因。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