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大規模槍擊案,當場造成20多名游客身亡。后續死亡人數可能超過30人。印度總理莫迪把這次槍擊定義為恐怖襲擊,并且指責巴基斯坦支持的武裝力量制造了襲擊事件。中國方面對遇害者表示了同情和哀悼,但是沒有跟進印度的立場。
這次襲擊很大的疑惑是,在一個兩國爭議、主權未定地區,為什么會有大規模游客呢?早在2019年11月,印度就試圖開發克什米爾地區的旅游業。如果沒有戰亂,這里是個不錯的高山旅游景區。印度政府多年來強行壓制當地穆斯林,并且一度采取更改身份證的手段,抹掉穆斯林的宗教和民族印記。當地人雖然進行了反抗,但印度政府似乎認為,自己已經控制了局面,可以在這里賺錢了。
印度為了促進旅游,在內閣專門設立了旅游部。但2019年出面推銷克什米爾旅游的,并不是旅游部長,而是國防部長辛格。這表明,克什米爾地區其實一直處在軍管狀態下。印度政府之所以著急開發旅游,是因為多年的治安戰消耗太大,中央財政苦不堪言。如果能搞一點旅游業創點收益,是可以彌補一下財政不足的。
作為一個爭議地區,克什米爾的社會治安一直沒有保證。在這次槍擊事件發生前,印度媒體幾乎每天都會報道,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有治安事件發生。有時候是印度軍警打死或者逮捕武裝人員,有時候是軍警傷亡。按照常理,一個地區如果每天都發生槍戰,絕不適合搞旅游。但印度政府不管,依然大肆推銷克什米爾的旅游項目。
不但如此,印度政府還大量向克什米爾地區移民,輸入了8萬多印度教徒,引起當地數量龐大的穆斯林心懷不滿。而印度軍方又不具備能力,真的把穆斯林鎮壓下去,把槍支全都收繳上來。因此,發生大規模槍擊事件,只是個時間問題。
如今擺在莫迪政府面前的難題有兩個:第一個是如何甩鍋。襲擊者已經跑掉,印度方面只好把責任推到巴基斯坦頭上。但是巴方已經拒絕負責,認為這是印度內部問題導致的。因為雙方都沒有聯合調查的政治互信,所以這會成為一個長期扯皮的問題。第二個是如何收場。克什米爾旅游業,短期內顯然是無從恢復了。莫迪為了表現自己的強硬立場,已經對巴基斯坦采取了嚴厲措施,包括召回僑民、驅趕巴基斯坦在印人員,等等。
但是威力最大的還是切斷印度河水源。眼下正是春天,印度河作為印巴兩國的界河,滋養著兩岸的農業。印度河水一斷,巴基斯坦的糧食種植業會受到很大影響,進而造成吃飯問題。哪怕印度僅僅斷水幾天,后果也是很嚴重的。更可怕的是,印度民間對強硬政策有很高的支持率,這就帶來了真正的戰爭風險。美國也有一批人在叫囂,堅決和印度站在一起。其中包括正在提名國防部副部長的科爾比。
那么,兩國要是真的打起來了,誰會支撐不住呢?還真不一定是巴基斯坦。印巴兩國多次發生大規模戰爭,如今兩國都擁有一定數量的核武器。周邊國家、特別是中國,不會允許戰爭無限度擴大。伊斯蘭世界也會在偏向巴基斯坦的同時,盡量尋求調停。而印度軍隊的信息化水平、裝備水平,如今已經趕不上“中械化”的巴基斯坦了。如果發生一場短促的有限戰爭,巴基斯坦是可以給印度一個教訓的。發生在2019年2月的那場空戰,就可以作為例子。印度空軍不但被打掉了米格21,還因為敵我識別失靈,打掉了自己的救援直升機。如果莫迪比較識相,他會在叫囂幾天之后,宣布襲擊者已經被捕,給印巴之間的緊張局勢降溫。至于印度輿論,他們會自己用精神勝利法來自嗨過關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