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斷山脈作為高考地理的高頻考點,其核心內容可圍繞自然地理特征、人類活動影響及典型案例展開。
一、地理位置與范圍
橫斷山脈位于中國西南部,呈南北走向,是青藏高原與云貴高原、四川盆地的過渡地帶。其地理范圍包括:
1.四至界限:東起邛崍山,西抵伯舒拉嶺,北達昌都、甘孜至馬爾康一線,南抵中緬邊境,總面積約60萬平方千米。
2.行政區劃:涵蓋云南怒江州、迪慶州,四川甘孜州、阿壩州,西藏昌都地區等,是川、滇、藏三省區的交界地帶。
3.地形分界:作為中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的分界線,其東側為四川盆地,西側為青藏高原,地形落差顯著。
二、自然地理特征
1. 地形地貌
(1) “七脈六江”格局:自東向西依次為岷山、邛崍山、大雪山、沙魯里山、芒康山、他念他翁山、高黎貢山,山脈間夾持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等六大河流,形成“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獨特地貌。
(2)峽谷與冰川:典型如虎跳峽(金沙江峽谷)、怒江大峽谷,谷深達2000-3000米;最高峰貢嘎山海拔7556米,山頂冰川廣布,東坡相對高差達6400米,垂直分異顯著。
2. 氣候特征
(1)垂直地帶性:從谷底到山頂依次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氣候、寒帶氣候,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體氣候。例如,云南香格里拉(海拔3459米)年均溫5.5℃,而河谷地區(如元江河谷)年均溫超20℃。
(2)季風影響:受西南季風和東南季風雙重作用,西側(如高黎貢山)降水豐富(年降水量超2000毫米),東側背風坡(如大渡河谷)氣候干熱,形成“干熱河谷”景觀。
3. 水文與生物
(1)河流特征: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等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資源豐富(理論蘊藏量占全國25%),但也易引發滑坡、泥石流等災害。
(2)生物多樣性:因緯度低、垂直帶譜完整、人類干擾少,成為全球34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例如,大熊貓、滇金絲猴等珍稀物種在此棲息,植物種類占全國1/3以上。
三、地質構造與災害
1.板塊運動:受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擠壓,形成南北向褶皺和斷裂帶,地殼活動頻繁,地震多發(如2008年汶川地震)。
2.次生災害:暴雨、地震易誘發滑坡、泥石流。例如,2010年云南貢山泥石流造成重大損失,其成因包括陡峭地形、松散碎屑物和短時強降水。
四、人類活動與影響
1. 農業與民族
(1)垂直農業:低海拔河谷(<2000米)種植水稻、芒果;中高海拔(2000-3500米)發展林業(如川西云杉)和畜牧業(牦牛);高寒山區(>3500米)以青稞、馬鈴薯為主。
(2)民族分布:聚居著傈僳族、納西族、藏族等少數民族,如傈僳族的“刀桿節”、納西族的東巴文化,體現了人地和諧的傳統。
2. 交通與工程
(1) “云端上的高速公路”:雅西高速(四川雅安-西昌)橋隧比達55%,穿越橫斷山脈的崇山峻嶺,施工難度極大。
(2)水電開發:雅礱江兩河口水電站(裝機300萬千瓦)是高海拔水電的標志性工程,通過水庫調節緩解四川電網“豐余枯缺”矛盾,但也面臨生態保護壓力。
3. 生態保護
(1) “天保工程”:1998年天然林禁伐后,橫斷山區累計完成公益林建設69.54萬畝,白玉森工等企業從“砍樹人”轉型為“護林人”。
(2)世界遺產保護:“三江并流”區域實施生態護林員制度,建立監測站和生態修復項目,保護生物多樣性。
五、高考典型題型與答題策略
1.綜合題:分析橫斷山脈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原因
答題要點
(1)緯度因素:低緯度(22°-32°N)熱量充足,物種基礎豐富。
(2)垂直分異:海拔高差大(291-7556米),氣候、植被垂直帶譜完整。
(3)地形隔離:高山深谷阻礙物種交流,形成特有物種(如大熊貓)。
(4)人類干擾少:交通不便,原始生態保存較好。
2. 評價類題型:水電開發的利弊
(1)利:清潔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減少碳排放;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如雅礱江流域規劃裝機8000萬千瓦)。
(2)弊:破壞河流生態(如阻斷魚類洄游);水庫蓄水誘發地質災害;淹沒原始森林和文化遺址。
3. 區域認知:橫斷山脈對交通的影響
(1)自然障礙:地形陡峭、河流湍急,傳統交通依賴溜索、棧道。
(2)現代工程:大瑞鐵路(大理-瑞麗)穿越高黎貢山隧道,攻克“五高”技術難題,促進區域互聯互通。
六、知識拓展與案例
1.旅游資源:稻城亞?。ā白詈蟮南愀窭锢保⒚防镅┥剑ā叭照战鹕健逼嬗^)、瀘沽湖(摩梭文化)等,推動生態旅游發展。
2.地質災害防治:紫坪鋪水利工程通過錨索加固邊坡,監測預警系統降低滑坡風險。
橫斷山脈的復雜性使其成為高考地理的“命題富礦”,考生需結合自然地理規律與人文活動,從宏觀格局到微觀案例,系統掌握其核心考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