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鹗潜U先嗣裆】档摹靶钏亍保瑓s總有心懷不軌者將其視作“提款機”。從教唆老人虛開藥品到跨省倒賣銷贓,一條條灰色交易鏈正侵蝕著百姓的“救命錢”。
近期
楊浦區檢察院辦理了一起
醫保騙保案件
檢察官在辦案中發現,大多參保人員并不知曉自己貪圖蠅頭小利的行為可能涉嫌犯罪。為提升市民群眾法治意識,楊浦區檢察院聯合區法院舉辦聽庭活動,邀請區醫保局代表、社區居委會代表、群眾代表等現場旁聽庭審。
庭審過程中,檢察官通過詳細的舉證、質證,清晰地展示了被告人的騙保行為和犯罪過程,闡述被告人的犯罪構成,并就醫保騙保行為危害性、維護醫療保障基金安全的重要意義進行法庭教育,起到了良好效果。
2024年4月,本市楊浦區某地總有個“熱心人”王某在轉悠,遇見路過的老年人就上前搭訕:“叔叔阿姨,您家里有沒有多出來的藥呀?我高價收……”
然而,這個看似貼心的“小王”實則藏著黑心腸,他教唆老人們拿著醫??ǖ礁鞔筢t院多開、虛開降壓藥、降糖藥等常用藥品。每次老人揣著多開、虛開的藥找他,都能輕松換到百來塊“辛苦費”,殊不知自己的“救命錢”正漸漸被掏空!
(圖片來源于網絡)
更驚人的是,這些藥品幾經轉手竟形成一條黑色產業鏈。王某把搜刮來的藥品打包成箱,轉賣給藥販子張某,由張某轉賣給下家。當民警突擊搜查時,僅在王某家中就查獲7萬余元藥品。而張某通過快遞寄出的包裹及其專門用來存放那些收來藥品的倉庫里,竟還藏著17萬余元藥品。
最終,被告人王某、張某分別以詐騙罪,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被判處刑罰。兩人均認罪認罰,主動退贓退賠,退出全部犯罪金額。
醫保騙保行為,一方面,損害醫?;鸢踩?,原本用于保障患者正常醫療需求的基金被不法分子非法侵占;另一方面,“回流藥”失去國家監管,部分藥品未規范儲存,會對公眾健康、藥品市場秩序和社會安全造成嚴重危害。
近年來,醫保騙保案件頻發。究其原因,一是涉案老年人貪圖蠅頭小利,且法律意識淡薄。本市退休老年人的醫保報銷比例高,至正規醫院開藥僅需自費藥品價格的30%以下,少則僅需自費10%,開藥成本低。只是轉手將多開、虛開的藥品賣給收藥的“黃牛”即可賺點“買菜錢”,大多數老年人并不知曉此類貪小便宜的行為可能涉嫌犯罪,故較容易被藥販子盯上,從而誤入歧途。二是藥販子犯罪成本較低。只需給予些許“好處”就能吸引一些老年人上鉤,大批量收藥后轉賣就能獲取暴利。
當“救命藥”變成“黑市商品”,沒有誰能獨善其身,守護醫?;?,就是為每位參保人員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持卡莫信蠅頭利 觸法方知悔恨遲
對于老年人來說,醫保卡是老年人健康的保障,不是換取小恩小惠的工具。若輕信“高價回收藥品”的誘惑,將醫保卡隨意出借或超量開藥,不僅與教唆者共同構成詐騙犯罪,更是在透支全社會的救命錢。必須牢記醫??▋H限本人使用,拒絕藥販子的“小恩小惠”,發現騙保線索要立即報警,守護醫?;?,就是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未來。
莫貪暴利涉歧途 法網終收悔已晚
對于藥販子來說,收購騙保藥品、跨省倒賣銷贓,每一粒藥都是犯罪的證據。從教唆開藥到物流運輸,法律已鎖定全鏈條責任,詐騙醫保基金最高可判無期徒刑。
來源 | 楊浦檢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