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融媒記者 祝嘉)“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自古以來,人們就用古琴抒發內心、表達情意。春秋戰國時期,俞伯牙、鐘子期“高山”“流水”的佳話,成為數千年間“知音”的典范。
寶雞,與古琴頗有淵源。傳說伏羲作琴,舜定琴為五弦,在寶雞周原勵精圖治的文王、武王各為琴增一弦,使琴成為七弦。春秋時期,著名樂師師曠創作古琴名曲《陽春》《白雪》,至今,寶雞扶風仍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師曠墓。唐代中期,唐肅宗李亨在繼位大典上使用古琴“九霄環佩”,隨后從寶雞鳳翔出兵,東討叛軍,收復長安,次年,李亨將陳倉改名為寶雞,并沿用至今天。
為讓更多人感受古琴文化藝術魅力,5月2日,“古韻傳千載·三秦覓知音”2025西安·寶雞古琴文化藝術節寶雞站——青年古琴藝術家專場音樂會將在寶雞大劇院上演。
本場演出由寶雞松石間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辦,佩蘭軒古琴尺八研修館協辦,著名古琴演奏家李蓬蓬攜國內優秀青年古琴藝術家,在周秦故里譜寫千年雅樂的新篇章。演出的曲目,既有《廣陵散》《醉漁唱晚》等古譜名作,展現“肅肅如松下風”的浩然之氣;亦有《春風又綠江南岸》《秋涼晚步(首演)》等現代改編與新創曲目,以傳統文化對話當代審美;還有古琴與管子二重奏《胡笳十八拍》,用古琴與絲竹之音重現文姬歸漢的蒼涼史詩。
記者了解到,本場演出為公益性質,市民可以關注“古琴之源”微信公眾號咨詢領票,名額有限,先到先得。此外,5月2日-4日,2025西安·寶雞古琴文化藝術節寶雞站活動期間,還將舉辦多場古琴大師公益講座,歡迎廣大古琴愛好者前來學習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