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zhuǎn)自:人民網(wǎng)-觀點頻道
趙志疆
曬禮物、曬才藝、曬恩愛……如今,朋友圈已成為很多人展示生活、分享心情的重要平臺。然而,并非所有東西都能夠在朋友圈分享——如果不當分享或過度分享,很可能帶來意外的風(fēng)險和麻煩。
4月27日,公安部網(wǎng)安局發(fā)布提醒:這些信息不要隨便曬,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舉例來說,身份證、護照、駕駛證、結(jié)婚證包含重要的個人隱私,不要隨便曬;火車票、飛機票、登機牌、家門鑰匙、車牌含有個人信息,可能會被不法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竊取個人信息,不要隨便曬;老人和孩子的照片及姓名不要隨便曬,以防不法分子利用這些信息進行違法活動?……一言以蔽之,對敏感信息多一層保護,才能避免個人隱私泄露帶來風(fēng)險。
這樣的提醒非常有必要:你是否知道,你發(fā)在朋友圈里的信息,到底都是誰在看?那些看過你個人信息的人,你都信得過嗎?現(xiàn)如今,很多人線上朋友圈日益膨脹。社交場合,互相加“好友”已成為禮節(jié)性行為,紛至沓來的好友申請令人目不暇接。有朋友之名,而無朋友之實。朋友圈的盛況頗像當年的交換名片——其象征意義,遠遠大于實際意義。捫心自問,看著通訊錄里日益拉長的名單,有多少人你早已忘記了他們真實的模樣,一如當年收到之后再沒有翻看過的名片。
朋友當然是值得信賴的,前提是你對他們有足夠的了解和信任。在一個越來越泛化的朋友圈內(nèi),個人隱私信息完全沒必要也不應(yīng)該曬給他人看。想象一下,如果出門在外,一個陌生人隨口就能說出你的隱私信息,你是不是會大吃一驚?如果有人不懷好意,利用你的隱私信息從事不法行為,你又當如何應(yīng)對?保護個人隱私,是我們在數(shù)字時代的一項基本素養(yǎng)。
實際上,除了那些不該曬的內(nèi)容,還有一些內(nèi)容是不能曬的。比如:涉及暴力、賭博、侵權(quán)、欺詐等內(nèi)容不能曬,未經(jīng)證實的信息不能曬,他人的隱私信息不能曬……因為這些不僅逾越了社交的底線,更觸碰了法律的紅線。除此之外,有一些內(nèi)容是不必曬的,比如敏感話題、負面情緒、炫耀財富。君子訥于言。有些話多說無益,有些話言多必失。既然如此,何不謹言慎行?
正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的朋友或許很少在你的朋友圈點贊,但當你真正需要幫助時,他們往往會立刻趕到。反觀朋友圈內(nèi)的“點贊之交”,雖然他們的頭像時常出現(xiàn)在你的視野中,但你是否與他們有真正的交情?真正的朋友無需曲意迎合,有名無實的朋友又何必刻意取悅?保護個人隱私,守住社交邊界,不妨先從給我們的朋友圈“瘦身”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