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媒消息,檢方以涉嫌受賄、違反《特定犯罪加重處罰法》為由,正式對前總統文在寅提起公訴。
曾經一手推動“親民政治”、高舉“清廉反腐”大旗的文在寅,如今也難逃被告席的命運。這一幕,讓無數韓國民眾感慨:“又一個總統倒下了?!?/p>
有人戲稱,韓國總統職位堪比“高危職業”,在青瓦臺上任時是萬人敬仰的國家領袖,卸任后卻往往是鋃鐺入獄、丑聞纏身,甚至有人命喪非命。
韓國前總統文在寅
在韓國當總統是“高危職業”
文在寅出身人權律師,這位以“清廉”著稱的總統,曾被寄予厚望。
2017年,樸槿惠因“閨蜜干政”案被彈劾下臺,韓國民眾把改革的希望投向文在寅。他提出“去財閥化”、“反腐敗”、“透明政治”,一時間聲望如日中天。
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執政后期,文在寅的家人和親信深陷各種貪腐傳聞。經濟改革乏力,房地產泡沫、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民眾怨聲載道。對朝政策頻頻受挫,外交上亦被詬病“過于親中、疏遠美日”。
最終,卸任不到兩年,檢方的大網便兜頭罩下,昔日的清廉形象轟然倒塌。
這一切,似曾相識。
全斗煥、盧泰愚
回顧韓國歷任總統,簡直就是一部“權力沉浮錄”:
樸正熙,軍人出身,獨裁18年,最終死于親信暗殺。
全斗煥、盧泰愚,軍事政變上臺,卸任后雙雙被判叛國罪、貪污罪,鋃鐺入獄。
金泳三、金大中,雖未入獄,但任內家屬貪腐丑聞不斷,晚節難保。
盧武鉉,文在寅的政治導師,因受賄調查跳崖自盡,震驚世界。
李明博,因貪污受賄被判17年,晚年在獄中度過。
樸槿惠,韓國首位女總統,卻因閨蜜干政案被判22年,政治生涯斷送。
如今,文在寅也未能打破這個“魔咒”。
全斗煥、盧泰愚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韓國總統幾乎都逃不過悲慘的結局?難道真的是“高處不勝寒”那么簡單?
為何韓國總統難以善終?
韓國憲法規定,總統任期五年,不可連任。
這個制度設計,初衷是為了防止獨裁復辟,保障權力平穩交接。但實際操作中,卻演變成了一種“孤注一擲”的權力游戲。
五年期限,注定總統們只能做“過客”,無法推行長遠改革。這就導致以往每位總統上臺,首要任務不是治理國家,而是如何鞏固權力、清算前朝,確保下臺后自身安全。
執政末期,權力迅速衰退,政敵與媒體如狼似虎,紛紛找機會反攻倒算。于是乎,韓國政壇便形成了“輪流坐莊、輪流清算”的惡性循環,總統職位變成了一場豪賭:贏了,風光五年;輸了,鋃鐺入獄,甚至搭上性命。
除了憲法的桎梏,韓國總統難以善終,背后還有一只巨大的無形之手,那就是財閥勢力。
三星、現代、LG、SK,這些韓國經濟的中流砥柱,同時也是左右政治的隱形帝國。
雖然每位總統上臺,都會打著“整頓財閥”的旗號,贏取民心,但在執政過程中,財政依賴、就業依賴、出口依賴,最終還是讓總統不得不向財閥低頭。
而一旦政權更替,新任總統往往會揭露前任與財閥之間的利益交易,作為清算工具。所以財閥既是總統的靠山,也是隨時可能掀翻的棋手。
樸槿惠的倒臺,與三星太子李在镕的行賄案直接相關;李明博的貪腐鏈條里,財閥身影更是無處不在。
文在寅也未能幸免,檢方指控的受賄案中,同樣涉及多家大型企業的秘密資金往來。
韓國前總統文在寅
互聯網時代,輿論風向瞬息萬變,民眾情緒很容易就被煽動。一些媒體為爭奪關注度,樂于深挖丑聞、爆料黑料,甚至不惜夸大其詞。此時,韓國檢方與輿論聯手,便形成了獨特的“輿論審判”。
一旦總統支持率下滑,政敵、媒體、檢方三方合流,瞬間就能把昔日的國家領袖拉下神壇,釘上恥辱柱。
這種環境下,韓國總統幾乎沒有“平穩退休”的土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