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自從嫁到海南以來,朝鮮美女崔優省吃儉用,拼命干活,每月按時給家鄉匯款。
在電話里,母親總說新房子建得很好,弟弟學業有成。
時隔八年后,崔優終于能暫緩事業,便迫不及待想回娘家:
“媽,我終于可以回來看您了!”
“女兒怎么突然要回來啊,那....路上小心。”
可誰知,母親的聲音有些猶豫。
當崔優和丈夫拖著行李站在老家門口時,徹底愣住了:“怎么會這樣!”
01
那是2015年的春天,二十二歲的崔優剛剛在新義州對外貿易公司工作了三個月。
她出身普通,父親崔明哲是當地一家工廠的技術員,母親林素貞在街道小學教書。家里還有個比她小五歲的弟弟崔正浩,正在讀大學。
全家人住在一棟老舊的公寓樓里,兩室一廳的格局,弟弟睡客廳的沙發床已經習慣了。
崔優是幸運的,她長得漂亮,從小學習成績又好,畢業后被分配到了體面的外貿公司。
父母對她寄予厚望,尤其是母親,常說:
“我們崔優將來一定會出人頭地,不像我們,一輩子就這么過去了。”
那一天,崔優接到通知,她將作為公司新人隨團前往丹東參加邊境貿易會。
這是她第一次出國,即使只是短暫的過境,也令她激動不已。
臨行前,母親給她準備了兩條干凈的手帕,囑咐她:
“到了外面的世界,要記住自己是誰,別被花花世界迷了眼。”
崔優點頭,把手帕小心翼翼地放進包里。
丹東比她想象中更加喧囂,車水馬龍的街道,五顏六色的商店招牌,行色匆匆的路人,一切都讓她感到新奇。
貿易會在一家大酒店舉行,崔優跟著前輩們學習如何與中國商人交流,如何介紹朝鮮的產品。
就是在這樣的場合,崔優遇見了徐明。
徐明是海南一家服裝公司的老板,三十歲左右,高個子,皮膚被海南的陽光曬得有些黝黑,但五官端正,說話做事都很利落。
他一眼就注意到了站在朝鮮展臺前的崔優,那雙明亮的眼睛和略帶青澀的笑容。
“這位同志,你們這款傳統刺繡有多少庫存?”徐明用不太流利的朝鮮語問道。
崔優愣了一下,隨即微笑回答:
“徐先生,我們有五百套現貨,如果您需要更多,可以接受預訂。”
徐明驚訝地看著她:“你會說中文?”
“一點點。”崔優微笑著,“在學校學的,不是很好,希望您指教。”
就是這樣簡單的對話,成了他們故事的開始。
那次貿易會上,徐明訂購了大量朝鮮傳統手工藝品,成了崔優公司的大客戶。
之后的幾個月,每次朝鮮代表團來丹東,徐明都會出現,而他總是指名要與崔優談生意。
崔優的上司開始注意到這一點,但因為徐明帶來了大量訂單,也就默許了這種安排。
崔優自己也說不清對徐明的感覺,只是每次見到他,心跳就會不由自主地加快。
她喜歡聽徐明講海南的故事,那個遙遠的熱帶島嶼,有藍得不真實的海,白得耀眼的沙灘,還有終年不凋的鮮花。
“有一天,我會帶你去看看。”一次晚餐后,徐明送崔優回賓館的路上這樣說。
崔優低下頭,沒有回答。但她知道,在心底深處,她已經開始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崔優回到賓館的房間,躺在床上輾轉反側,于是打開窗戶,讓涼爽的春風吹進房間。
丹東的夜晚比新義州更加明亮,遠處的霓虹燈閃爍著,像是在向她招手。
那一刻,她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可能性。
回到新義州后,崔優發現自己無法停止想念徐明。
她會在工作的間隙回憶他的笑容,他說話時認真的樣子,以及他描述海南時眼中的向往。
每次公司通知她準備前往丹東的行程,她都會比以前更加期待。
母親林素貞開始注意到女兒的變化,于是關切問道:
“崔優,你最近總是心不在焉的,是不是工作太累了?”
“沒有,媽媽,我很好。”
崔優回答,但她無法掩飾眼中的光彩和臉上的紅暈。
崔明哲是個傳統而嚴肅的父親,他很少過問女兒的生活,但他也察覺到了什么。
“公司里有什么事嗎?”他在一次晚餐時突然問道。
“沒什么,爸爸,就是最近訂單多,有點忙。”崔優低頭吃飯,避開父親銳利的目光。
只有弟弟崔正浩,這個比崔優小五歲的大學生,似乎真正理解了姐姐的心思。
一天,他悄悄地問:“姐,你是不是喜歡上誰了?”
崔優驚訝地看著弟弟,然后輕輕點了點頭。“別告訴爸媽,好嗎?”
“當然不會。”崔正浩笑著說,“他是誰?是朝鮮人嗎?”
崔優咬著嘴唇,搖了搖頭。
崔正浩的笑容僵在了臉上,壓低聲音問:“中國人?”
崔優點點頭,眼中充滿了復雜的情感。
崔正浩沉默了一會兒,然后嘆了口氣:
“姐,你知道這意味著什么。爸媽不會同意的,尤其是爸爸。”
“我知道。但我控制不了自己的心。”崔優望向遠方說道。
02
冬去春來,崔優與徐明的感情在一次次會面中逐漸加深。
徐明會趁著做生意的機會,帶崔優去丹東的小餐館吃飯,有時還會偷偷送她一些小禮物:
一條絲巾,一盒巧克力,或者一瓶香水。
這些在朝鮮很難買到的東西,崔優都小心地收藏起來,藏在她宿舍的抽屜最底層。
崔優知道,這樣的關系是危險的。但年輕的心一旦被愛情占據,理智就變得微不足道了。
那一年的夏天,徐明向崔優表白了。
“我愛你,崔優。我想和你結婚,帶你去海南生活。”
徐明握著她的手,眼睛里閃爍著真誠的光芒。
崔優震驚地看著他,心跳如雷,也知道這意味著什么——離開祖國,離開家人,去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度開始新生活。
“我……我需要時間考慮。”崔優輕聲說,卻沒有甩掉那雙緊握住的雙手。
回到新義州后,崔優輾轉反側,無法入睡。
她想到了父母的期望,想到了弟弟的未來,想到了自己在朝鮮的生活。
但每當她閉上眼睛,看到的卻是徐明的笑容,和他描述的那片藍色的海。
最終,崔優鼓起勇氣,向父母坦白了自己與徐明的關系,以及徐明的求婚。
“胡鬧!你要嫁給一個外國人?你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嗎?”
父親崔明哲當場就發了火,崔優試圖解釋:
“爸爸,徐明是個好人,他會對我好的。”
“好人?”母親林素貞冷笑一聲,“遠嫁他鄉,你以為是童話故事嗎?萬一他對你不好,你又能怎么辦?你要拋棄我們,拋棄你的祖國嗎?”
崔優低下頭,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她知道父母說的都有道理,但她的心已經做出了選擇。
“我愛他,媽媽。我想和他在一起。”
接下來的日子里,家里的氣氛降到了冰點。
父親不再與崔優說話,母親則不停地哭泣和責備。弟弟崔正浩是唯一試圖理解她的人。
一天晚上,崔正浩悄悄對崔優說:
“姐,如果你真的愛他,我支持你。但你要答應我,一定要幸福。如果不幸福就回來,我們永遠是你的家人。”
崔優緊緊抱住弟弟,淚水終于決堤。
徐明得知情況后,主動提出要來朝鮮見崔優的父母。
他帶來了豐厚的禮物,用誠懇的態度和明確的承諾,一點一點軟化了崔家父母的心。
“我保證會好好照顧崔優,給她幸福的生活。每年我們都會回來看你們,或者接你們到海南來玩。”徐明向崔明哲保證。
父親崔明哲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抽著煙,煙霧繚繞中,他的臉陰晴不定:
“你是做什么的?”
“我在海南有一家服裝公司,主要經營女裝。”徐明回答。
“賺錢嗎?”
“還不錯。”徐明謙虛地說,“足夠讓崔優過上舒適的生活。”
崔明哲深深地吸了一口煙,然后緩緩吐出:
“我女兒從小就聰明,懂事。她如果選擇了你,一定有她的理由。但我要告訴你,如果你敢對她不好,我會親自去海南找你算賬。”
這是父親第一次松口。崔優站在一旁,眼淚悄悄流下。
母親林素貞的態度更加復雜,一邊不舍得女兒遠嫁,一邊又擔心女兒的未來:
“你真的喜歡他嗎?”她私下問崔優。
“是的,媽媽。我愛他。”崔優堅定地回答。
“他對你好嗎?會尊重你嗎?”
“會的,他很尊重我,也很愛我。”
林素貞嘆了口氣,握住女兒的手:“我只希望你幸福。如果這是你的選擇,我尊重你。但你要記住,無論發生什么,這里永遠是你的家。”
在漫長的商討和妥協后,崔家終于勉強同意了這樁婚事。
2016年春天,徐明再次來到新義州,和崔優舉行了簡單的婚禮。
婚禮上,父親崔明哲強忍著淚水,將女兒的手交給了徐明;母親林素貞哭得不能自已,一遍遍叮囑徐明要好好照顧她的女兒;弟弟崔正浩則笑著祝福姐姐,但眼中也滿是不舍。
婚禮結束后,崔優收拾好行李,準備跟隨丈夫前往海南。
臨行前的那個晚上,她獨自一人站在家門口,仰望著新義州的夜空。
星星很亮,像是在為她送行。
第二天一早,一家人來到火車站,送崔優和徐明踏上旅程。
站臺上,崔優緊緊抱住每一個家人,眼淚止不住地流。
“照顧好自己。”父親輕聲說。
“常回家看看。”母親哽咽著囑咐。
“姐,去吧,勇敢地追求你的幸福。”弟弟微笑著說。
火車緩緩啟動,新義州的景色在窗外漸漸遠去。
崔優靠在徐明的肩膀上,淚水模糊了視線。
她知道,這是她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從此以后,她將開始一段全新的旅程。
03
海南的陽光比崔優想象中更加熾熱,空氣中彌漫著咸濕的海風和陌生的香料氣息。
徐明的家在海口市郊,是一棟帶院子的二層小樓,比崔優在朝鮮的家寬敞許多。
剛到海南的日子并不容易。
語言障礙、文化差異、生活習慣的不同,都讓崔優感到無所適從。
徐明的父母雖然表面上接受了這個朝鮮兒媳,但眼神中還是透露疏離和言語間的距離感。
在她一次深夜落淚后,徐明安慰她:
“他們需要時間適應,你也是。別擔心,慢慢來。”
徐明在海口有一家服裝店,主要銷售一些中高檔女裝。
崔優開始每天跟著徐明去店里,一方面幫忙整理貨品、接待客人,一方面也借此機會學習中文和適應當地生活。
崔優是個聰明的女孩,學東西很快。
半年后,她已經能用流利的中文與客人交流,甚至開始參與店鋪的進貨和設計工作。
徐明發現妻子對服裝設計很有天賦,特別是將朝鮮傳統元素融入現代服裝的想法,在顧客中很受歡迎。
“我們可以開發一個新系列,結合朝鮮傳統刺繡和現代剪裁,肯定會有市場的。”
徐明被妻子的熱情感染,全力支持她的想法。
他們找了幾位有經驗的裁縫,按照崔優的設計制作樣品,然后在店里試銷。
出乎意料的是,這個系列一推出就受到了顧客的追捧。
第一天就賣出了十幾件,第二天更多。顧客們被這種新穎的設計風格吸引,爭相購買。
很快,口碑傳開,越來越多的人慕名而來。甚至有人專程從三亞開車過來,就為了買這個系列的服裝。
“崔優,你的設計真的很成功!顧客們都在問什么時候會有新款。”
聽到丈夫的夸獎,崔優臉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在朝鮮時,她從未想過自己能夠在服裝設計這個領域有所建樹。
但現在,她找到了自己的熱情所在。
她開始研究更多的設計元素,將朝鮮、中國和西方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創造出獨特的風格。
隨著服裝系列的成功,徐明決定擴大規模。
他們租下了商場里更大的店面,增加了更多的款式,聘請了更多的員工。
崔優不再只是一個幫手,而是成為了店鋪的設計總監和實際經營者。
生意越來越好,一年后,他們開了第二家店。
又過了兩年,他們已經在海南擁有了五家連鎖店和自己的服裝品牌“晨曦”。
這個名字是崔優取的,代表著新的開始和希望。
與事業的成功相比,崔優與徐明父母的關系改善得更加緩慢。
尤其是徐明的母親,總是對崔優挑三揀四,從她的穿著打扮到做飯方式,都有意見。
“媽媽,您就別總是批評崔優了。”徐明有時會忍不住為妻子辯護。
“我是為了她好她畢竟是外國人,有些規矩不懂。”
崔優并不反駁,她選擇用行動證明自己,學習當地的烹飪方法,研究中國的傳統禮儀,努力融入徐家的生活。
漸漸地,徐父開始欣賞這個勤勞能干的兒媳;而徐母,雖然嘴上仍有抱怨,但眼神中的敵意已經減少了許多。
事業的成功讓崔優找到了自信和歸屬感。但無論多忙,她始終沒有忘記家人。
每個月,她都會給家里寄錢。一開始是一萬元,后來隨著生意越做越大,金額也不斷增加。
“你寄這么多錢回去,他們用得完嗎?不然咱們還是存起來吧...”徐明有時會問。
“我弟弟還在上學,需要錢。而且爸媽的房子太老了,我想讓他們建個新房子,生活得更好一些。”崔優一遍遍解釋道。。
每次收到崔優的匯款,家里都會打電話表示感謝。
母親林素貞的語氣也從最初的冷淡變得熱絡起來。
“女兒,你在那邊過得怎么樣?還習慣嗎?”母親會關切地問。
“很好,媽媽。徐明對我很好,我們的生意也做得不錯。”
崔優總是這樣回答,即使有時候她累得想哭,即使有時候她被思鄉之情折磨得夜不能寐。
“那就好。你放心,家里一切都好。你弟弟學習很用功,你爸爸的工作也很穩定。我們用你寄來的錢,已經開始籌備建新房子了。”母親的聲音里帶著掩飾不住的喜悅。
崔優每次疲憊時,就常常想象家里的新房子會是什么樣子。
她希望那是一棟明亮寬敞的樓房,有干凈的廚房和衛生間,有暖和的地暖系統,有舒適的家具。她想象父母在新房子里的笑容,想象弟弟有了自己的臥室后的欣喜。
04
一次通話中,弟弟崔正浩告訴她,他已經畢業,找到了一份還不錯的工作:
“姐,多虧了你的幫助,我才能順利完成學業。”
“你喜歡那份工作嗎?”崔優問。
“還行,雖然工資不高,但很穩定。對了,我最近認識了一個女孩,我們正在談戀愛。”
崔優驚喜地問道:“真的嗎?她是誰?什么樣的人?”
“她叫敏智,是我同事。很漂亮,也很善良。”崔正浩的聲音中帶著羞澀和幸福。
“那太好了,弟弟。我很為你高興。”崔優真誠地說。
“她家條件不錯,但彩禮要求有點高。”崔正浩有些為難地說,“我正在攢錢。”
“需要我幫忙嗎?”崔優立刻問道。
“不用,姐。你已經幫了我們很多了。我想靠自己的努力給敏智一個家。”
崔優很感動,但她還是在下次匯款時多寄了一些錢。
她就希望弟弟能夠早日成家,擁有自己的幸福。
崔優很想回家看看,但各種原因——護照問題、生意繁忙、徐明父母的健康狀況——總是讓這個愿望一再推遲。
時間一天天過去,不知不覺中,八年過去了。
這八年里,崔優和徐明的生活發生了很多變化,事業蒸蒙蒙上進。
“晨曦”品牌已經不僅限于海南,還拓展到了廣東、江浙等地。
他們也有了自己的工廠,雇用了上百名員工。
徐明的父親在第六年時因病去世,這讓整個家庭陷入悲痛。
徐母的健康也每況愈下,需要長期照顧。
崔優承擔起了照顧婆婆的責任,每天為她準備三餐,陪她看電視,帶她去公園散步。
徐母漸漸對這個外國兒媳改變了看法,有時甚至會對鄰居夸耀:
“我兒媳婦雖然是朝鮮人,但比很多中國姑娘都孝順。”
崔優和徐明的感情也越來越深厚,經歷了創業的艱辛、事業的成功、親人的離去,他們更加珍惜彼此。
雖然因為各種原因,他們還沒有孩子,但這并不影響他們的幸福。
“等事業再穩定一些,我們就要個孩子,好嗎?”徐明常這樣對崔優說。
崔優點頭微笑,但心里想的是,在要孩子之前必須回一趟家,見見闊別多年的父母和弟弟。
04
2023年的春末,海南下了一場罕見的大雨。
雨水沖刷著街道,也沖走了崔優心中長久的猶豫。
“我想回家看看。”吃晚飯時,崔優突然對徐明說。
徐明放下筷子,認真地看著妻子:
“好,是時候回去了。這幾年你一直想回去,卻因為各種原因沒能成行。現在生意穩定了,我們可以請店長們多幫忙幾天。”
就這樣,決定很快做出了。
崔優興奮地開始準備禮物,要給每個家人都帶上最好的東西。
父親喜歡喝酒,她買了最貴的白酒;母親喜歡首飾,她挑選了幾套精美的金飾;弟弟喜歡電子產品,她準備了最新款的手機和筆記本電腦。
她甚至為弟弟的女朋友敏智準備了一套高級化妝品和一條名牌圍巾。
當然,除了禮物,崔優還準備了一大筆現金。
這些年來,她已經陸陸續續寄了近九十萬元回家,這次她想再帶十萬元,作為給弟弟結婚的彩禮。
“我們的新房子已經建得差不多了,等你回來,就能住進新房子了。村里人都羨慕我們家,說我們家出了個有出息的女兒。”
崔優聽了母親的話,心里既驕傲又酸楚。
她為能夠幫助家人改善生活而感到欣慰,但也為錯過了家里這些年的變化而感到遺憾。
可惜,準備回國的過程比崔優想象中復雜得多。
首先是護照和簽證問題,然后是各種入境手續和檢疫要求。
徐明幫她聯系了旅行社,處理了大部分繁瑣的手續。
最終,在經歷了無數次的延期和調整后,旅行計劃終于確定下來。
臨行前一晚,崔優難以入睡,站在窗前,望著海南的夜空,思緒萬千。
第二天一早,崔優和徐明啟程前往機場。
徐母堅持要送他們,雖然她的腿腳已經不太方便。
“小優,替我向你父母問好。”臨別時,徐母握著崔優的手說。
“我會的,媽媽。您在家要保重身體。”崔優輕聲回答,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飛機起飛后,崔優望著窗外漸漸縮小的海南島,感慨萬千。
飛機降落在丹東,崔優和徐明辦理了入境手續,然后乘坐安排好的車輛前往新義州。
途中,崔優的心情越來越激動。每一處景色都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
她貪婪地望著窗外,試圖捕捉每一個細節,每一處變化。
終于,他們抵達了新義州。
火車緩緩駛過鴨綠江大橋,崔優的心跳越來越快。
火車站的站臺上,母親林素貞第一個認出了女兒。
八年的時光在她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皺紋,但那雙眼睛,依然和崔優記憶中一樣明亮。
“媽媽!”崔優撲進母親的懷抱,淚水模糊了視線。
父親崔明哲站在一旁,嘴唇抿得緊緊的,眼圈卻紅了。弟弟崔正浩已經長成了一個挺拔的青年,他局促地站在父親身后,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這個闊別多年的姐姐。
一家人哭著笑著,擁抱著,說著這些年的思念和牽掛。
徐明站在一旁,默默地提著大包小包的禮物,看著妻子與家人重逢的溫馨場景。
“你瘦了。”母親心疼地摸著女兒的臉。
“您老了。”崔優心疼地看著母親的白發。
“我長高了。”弟弟笑著說,展示自己已經超過了姐姐一個頭。
“走,回家吧。”短暫的重聚后,崔明哲說,“你媽媽準備了一桌子菜,都是你愛吃的。”
崔優擦干眼淚,挽著母親的手臂,跟著父親和弟弟往家的方向走去。
她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那座新房子,但隨著時間的,崔優的心漸漸沉了下來。
這些街道看起來比她記憶中更加破舊,房屋也更加擁擠和陳舊。
“爸,我們是不是走錯路了?”崔優疑惑地問。
“沒有啊,一直都是這條路。是不是太久沒回來了忘了?”崔明哲頭也不回地說。
崔優看向母親,母親卻只顧著盯著她的頭發,弟弟崔正浩也只是敲打著手機。
終于,車子在村口停下。
崔優和父母帶著丈夫往家走,可看到眼前的景象,二夫妻頓時傻眼。
“這......這怎么可能?”崔優喃喃自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