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觀新聞報道,近日,商務部官網更新信息顯示,李成鋼現已擔任商務部黨組副書記、國際貿易談判代表(正部長級)兼副部長。當天稍早前,人社部網站發布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信息。其中,任命李成鋼為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正部長級)兼副部長。
特朗普(資料圖)
這一人事變動發生的時機極為微妙,正值中美“關稅大戰”進入新階段。特朗普政府在貿易戰中手段頻出,先是威脅對中國商品征收最高達245%的關稅,試圖以這種“數字游戲”和高壓手段壓垮中方談判意志;另一方面,又秘密游說七十多個國家,妄圖禁止中國企業在這些國家建廠、轉口、設點,將中國商品從全球供應鏈中剔除,以此孤立中國。然而,現實卻給了特朗普政府沉重一擊。歐洲松口,計劃取消對中國電動車的懲罰性關稅,連“最低價銷售線”也可能放寬;韓國迅速派出高規格代表團赴華磋商自貿協定;日本和東南亞也重新評估與中國的投資依賴度。特朗普精心策劃的“外部孤立”策略,還未真正實施便已走向崩潰。
貿易局勢劍拔弩張之際,李成鋼的走馬上任蘊含著深遠戰略布局。外國媒體紛紛解讀,這一任命折射出中方的兩大關鍵態度。李成鋼履歷豐富,處事風格硬朗果決,未來一旦開啟中美貿易談判,他必將成為令美方不容小覷的談判對手。
特朗普(資料圖)
在WTO履職期間,他多次與美國正面交鋒,面對美方施加的重重壓力,始終堅守底線,全力捍衛中國利益,展現出卓越的談判智慧與堅定立場。此次任命同樣彰顯出中國對美談判的堅定原則。中國雖已著手籌備談判相關事宜,但絕不是無底線求和。美國只有拿出足夠誠意,做到尊重中國主權、停止惡意抹黑、派出對等談判人員、秉持公平公正的貿易立場、重視并回應中國的安全關切,雙方才有望在短期內重啟正式談判。
從目前的態勢來看,未來三個月內中美雙方啟動談判的可能性較大,兩個月內實現初步接觸的概率更高,初期談判目標可能聚焦于降低互相加征的“報復性關稅”,降幅約91%。然而,未來關稅是否能進一步下調,還取決于芬太尼等核心問題的進展。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國會正在醞釀立法,計劃取消對中國的最惠國待遇,這一動向無疑給中美貿易關系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也在考慮削減對中國商品征收的關稅,幅度在50% - 60%,試圖緩解緊張局勢。
特朗普(資料圖)
中國在這場貿易博弈中掌握著多張“王牌”。稀土是重要的戰略資源,中國手握全球85%的稀土精煉產能,通過實施出口管制,直接掐住美國軍工和高科技產業命脈。美國F-35戰機制造、半導體等核心產業,都因稀土供應受限而面臨危機。中國持續升級反制措施。擴大“不可靠實體清單”,對16家美企實施出口管制,切斷其獲取中國技術的渠道,精準打擊美國關鍵企業。中國加快“去美元化”步伐,大規模拋售美債。這一操作讓美國財政承壓,融資成本水漲船高。中國還積極尋找新出路,與歐盟、東盟等地區深化合作,成功開拓替代美國市場的新通道。中國對東盟出口增長18%,歐盟也有意降低中國電動汽車關稅。
中美貿易博弈正處于關鍵節點,李成鋼的履新是中國在這場棋局中的關鍵落子。中方早已做好應對一切狀況的準備,以穩健的步伐、有力的舉措應對美方的各種挑戰。而美方高估自身實力、低估中方準備,在關稅戰中陷入內外交困的境地,特朗普試圖通過極限施壓和孤立中國來實現其“美夢”,注定無法得逞。未來,中美貿易關系走向何方,是在談判桌上達成互利共贏的協議,還是繼續在摩擦中前行,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但可以確定的是,中國將始終堅定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在國際貿易舞臺上展現大國擔當與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