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倫敦、巴黎和東京的投資者們擁有一個近乎完美的“印鈔機”策略:購買美元并將收益投入標普500和納斯達克股票。美國股票回報率不僅遠超本國市場,美元的持續升值更是讓這些回報實現了雙倍放大。
然而,這個曾經看似無敵的交易組合在特朗普發動全球貿易戰后突然爆發危機。今年以來,標普500指數下跌6%,但對于以歐元和日元計價回報的美股投資者而言,由于美元大跌(美元指數今年以來跌幅接近8%),他們的虧損膨脹至驚人的14%。白宮政策的急劇轉向和不可預測性,正令那些長期將美國視為終極避險天堂的投資者感到前所未有的不安。
巴黎Natixis財富管理公司首席投資官Benoit Peloille直言:“這是雙重打擊,你在股票和貨幣上同時虧損?!?/p>
對沖潮來襲:恐慌情緒推動保護性投資
在過去一個月的混亂局勢中,盡管特朗普可能在貿易戰問題上繼續退縮,但眾多外國投資者已經意識到將大量資金投入美元資產所面臨的風險。
目前,許多投資者正在急于為他們價值約18萬億美元的美國股票投資組合增加貨幣對沖措施。而這一投資組合的規模,已經占到了美國股票總市值的近五分之一。
摩根士丹利和美國銀行均表示,他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客戶購買對美元貶值的保護性資產。巴黎Group Richelieu的Alexandre Hezez表示,他的基金現已達到允許的最大對沖水平,因為“一切都被顛覆了”。
對沖成本與收益的殘酷權衡
那些擔心美元匯率下跌的交易者通常會在遠期市場上賣出美元。對于瑞士法郎或日元的投資者來說,三個月的對沖成本如果按年化計算,大約是4%;而對于歐元投資者,這個成本則會超過2%。
這種對沖策略雖然可以在美元下跌時彌補損失,但同時也會讓他們失去因美元匯率上漲而可能獲得的收益。此外,持續的對沖成本還會逐漸侵蝕投資的回報率。
東京瑞穗證券首席策略師Shoki Omori形象地描述:“對于那些在更高匯率時進場的管理者來說,美元兌日元每下跌一點,都感覺像是在傷口上撒鹽?!?/strong>
期權是另一種流行的策略,美國清算所數據顯示,歐元-美元合約交易正創下新紀錄。但更高的波動性也意味著更昂貴的對沖成本。對歐元投資者而言,自年初以來對沖成本已增加15%。
美國霸主地位動搖?
一個關鍵問題是:這是否標志著國際投資者開始逐漸撤離美國市場?安聯保險集團認為,這些資金似乎沒有其他更好的去處。然而,他們也指出,目前約有28萬億美元的國際投資余額,即使其中只有一小部分資金流出美國,也可能對匯率和全球資產價格產生重大影響。
很多策略分析師覺得,歐元會保持強勢,而美元會持續走弱,這種情況可能會維持好幾年。德意志銀行的George Saravelos說,美國那種“例外”的地位已經開始動搖了。他估計,到2027年底,歐元兌美元的匯率可能會漲到1.30,這可是十年來都沒見過的高位。丹斯克銀行的貨幣分析師Kirstine Kundby-Nielsen也認為,歐洲現在對投資者來說越來越有吸引力了,她預測歐元在未來12個月內可能會漲到1.22美元。
Group Richelieu的Hezez不愿冒險。他在4月2日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之前就開始建立對沖,當時歐元兌美元匯率約為1.05?,F在,歐元已突破1.3。
“我的貨幣對沖已覆蓋部分美國股市的虧損,”他表示,“我計劃在短期內堅持這一策略,盡管我認為從長遠來看這通常是適得其反的?!?/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