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艙、虛擬助手、車路協同演示……2025上海車展作為行業“風向標”,36萬平方米的展館內,近千家企業參展,如同一面棱鏡,折射出汽車業電動化與智能化的變革浪潮。從組合駕駛輔助普及到AI技術,從混合動力到超級快充,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速度超乎想象。
(圖片來源:攝圖網)
智能化成為汽車產業新競爭點
汽車產業智能化變革正在加速。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具備組合駕駛輔助功能(L2級)的乘用車新車銷售占比已達57.3%。
事實上,汽車產業發展至今,已經歷了從政策驅動到市場主導的轉變,電動化如今已然成為行業主流。而當電動化逐漸普及,智能化便順勢成為了新的競爭焦點。中汽中心智能網聯領域首席專家、中國汽車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副總工程師秦孔建指出:“技術創新是汽車產業持續演進的根本驅動力。在智能汽車時代,如何以客戶為核心,提升安全、便捷與舒適,是技術應用的核心命題。”
車企攜手互聯網企業,共建智能汽車生態圈
近年來,智能汽車領域發展勢頭迅猛,不少汽車企業積極擁抱 AI 技術的加入與滲透,DeepSeek 技術的接入便是這一趨勢的有力印證。自 2025 年起,已有多家車企敏銳捕捉到這一發展契機,紛紛宣布與 DeepSeek 展開合作,意圖借助其強大的大模型服務,全面提升汽車的智能化水平。在備受矚目的上海車展上,德國寶馬集團首席執行官齊普策鄭重宣布,寶馬將于今年晚些時候在面向中國市場推出的新車型中,集成來自初創企業深度求索(DeepSeek)的人工智能(AI)技術。
除了寶馬與 DeepSeek 的合作,汽車行業內其他企業也在智能汽車領域不斷探索與創新。英特爾與面壁智能達成共識,宣布將共同致力于端側原生智能座艙的研發工作。不僅如此,英特爾還與黑芝麻智能緊密攜手,聯合發布艙駕融合平臺。該平臺功能強大,能夠同時實現智能座艙和高級輔助駕駛這兩大關鍵功能,為智能汽車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與此同時,愛芯元智也在智能汽車產業鏈中積極拓展合作版圖。它分別與智駕科技 MAXIEYE、SV(STRADVISION)兩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其中,智駕科技計劃基于愛芯元智車載芯片平臺,全力開發輔助駕駛解決方案。通過這一合作,智駕科技有望加速 L2 + 功能的量產落地進程,并進一步拓展全球市場份額。而 SV 則選擇基于愛芯元智 M57 芯片平臺部署算法,此舉將為海外車企提供有力支持,助力其推動全球化應用的發展。
一汽奧迪也在智能汽車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一汽奧迪公布了與華為的戰略合作計劃,正式成為首個搭載華為組合輔助駕駛系統的國際一線豪華品牌。雙方均表示,未來將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多個核心領域開展深度協同合作,攜手開啟“油電同智”的高端出行新時代。
車企與領先科技企業攜手同行,可以快速實現技術互補和跨界創新,為用戶帶來更智能、舒適、安心的出行體驗。
智能汽車安全問題亟需解決
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副秘書長、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標準與咨詢部部長陳桂華表示,我國汽車行業在電動化的“上半場”取得了一些領先,當前正身處智能化的“下半場”,而安全是行穩致遠的關鍵抓手。
事實上,安全問題已然成為當前智能汽車發展的核心焦點。近些日子,智能駕駛事故時有發生,這一系列事件凸顯了安全隱患的嚴峻性。所以,要確保智能汽車能夠安全行駛,僅僅加大對智能交通設施的建設投入是不夠的,還需要多方面協同發力。一方面要提升用戶的安全意識,另一方面要有完善的法規進行嚴格約束,同時促進不同應用場景的深度融合發展等,通過這些舉措共同推動智能汽車健康有序發展。
對此,2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召回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的通知》,旨在進一步規范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召回及軟件在線升級(OTA)管理;4月1日,《車聯網網絡安全異常行為檢測機制》正式實施;《智能網聯汽車運行安全測試項目和方法》則將于5月1日開始實施。眾多政策標準的相繼出臺與落地實施,正是從規范和監管的層面出發,旨在切實保障車輛安全,全面提升智能網聯汽車產品的安全水平,進而有力推動汽車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