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老家的院子里,望著那棵四十年前栽下的棗樹,如今已經枝繁葉茂。女兒剛打來電話,說周末要帶著外孫回來看我們。妻子在廚房里忙活著,鍋鏟碰撞的聲音和飄來的飯菜香,讓這個初夏的午后顯得格外溫馨。
四十年的婚姻,就像這棵棗樹一樣,經歷過風雨,也結出了甜美的果實。而這一切,都源于那個差點錯過的緣分。
1983年,我從部隊退伍回來,帶著六年軍旅生涯的印記和一本汽車兵的駕駛證。
那會兒正值改革開放初期,百業待興。我憑著在部隊練就的一手好車技,順利進入了縣里的機關單位,給領導當司機。
這份工作在當時可是個香餑餑,多少人擠破頭都進不來。
我常常想起1977年高考落榜時的沮喪,還有參加軍校考試失利時的失落。
命運就是這樣捉弄人,當年拼命想考出去,最后去部隊當了兵,6年的汽車兵,最終還是回到了家鄉。
在部隊的最后一年,連隊有三個轉志愿兵的名額。我是班長,立過功,又有高中學歷和駕駛技術,按理說希望很大。
但最終我還是選擇了退伍。
現在想來,如果當時堅持留在部隊,也許人生就是另一番光景了。不過人生沒有如果,就像車輪只能向前滾動,不能倒轉。
剛進機關那會兒,我年輕氣盛,開車又快又穩,常常被借調到其他單位幫忙。
那段時間我幾乎跑遍了全縣各個鄉鎮,認識了不少人。
1984年麥收時節,我請假回村幫忙收麥子。那天中午,我正在田里揮汗如雨,村長家的拖拉機突然壞了。
我自告奮勇去幫忙修理,沒想到這一修,就修出了一段姻緣。
村長家的女兒李秀蘭那天正好面粉廠放假,我在修理拖拉機時,她正好也在現場。
李秀蘭初中畢業后先后在面粉廠、地毯廠工作,是個勤快能干的姑娘。
我記得那天她穿著件洗得發白的藍布衫,兩條烏黑的辮子垂在胸前,笑起來眼睛彎彎的像月牙。
她站在田埂上,遞給我一碗涼茶,說:"聽說你在城里給領導開車?真厲害。"
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心里卻莫名地有些發燙。
沒過幾天,李秀蘭托人捎話,約我去鎮上看電影。那會兒正放映《少林小子》,這是一部武打場面和搞笑元素相結合的電影。我本打算去的,可臨到跟前,單位突然通知要出車送領導去地區開會。
我只好讓人帶話給她,說改天再約。
這一改就是三次,每次都是因為臨時有任務。現在想來,那時的我太不懂女孩子的心思了,總覺得工作要緊,約會可以推后。
直到有一天,我正在機關大院擦車,忽然看見李秀蘭站在大門口張望。她穿著件嶄新的碎花襯衫,手里還拎著個布包,顯然是等了我很久。
我趕緊跑過去,還沒開口,就聽見身后傳來同事們的起哄聲。
原來單位里早就傳開了,說有個鄉下姑娘三天兩頭來找我。更尷尬的是,副局長的女兒王梅正好從辦公樓出來,看見這一幕,臉色頓時就變了。
王梅比我小兩歲,在縣醫院當護士。自從我給她父親開車后,她就經常找各種理由搭我的車。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她的意思。
說實話,王梅長得漂亮,家境又好,是很多小伙子夢寐以求的對象。
但我總覺得和她之間隔著什么,說不上話來。
而李秀蘭不同,她說話直來直去,笑起來毫無顧忌,讓我感到特別自在。
那天之后,單位里的風言風語更多了。
有人說我攀高枝,有人說我玩弄鄉下姑娘的感情。
領導找我談話,委婉地提醒我注意影響。那段時間我真是左右為難,晚上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覺。
一邊是前途無量的副局長千金,一邊是樸實真誠的鄉下姑娘。
我甚至想過干脆兩個都不選,免得得罪人。
轉機出現在一個雨天。
那天我送領導去地區,回來的路上車子拋錨了。暴雨如注,我渾身濕透地在路邊修車。
忽然,一把油紙傘撐在了我頭頂。我抬頭一看,是李秀蘭!她聽說我要路過這里,特意請了假,帶著熱乎乎的飯菜和干凈衣服在路邊等我。
她說:"我知道你今天要經過這兒,怕你餓著。"
那一刻,雨水順著她的發梢往下滴,可她的眼睛亮得驚人。
我忽然明白了自己的心意。
1984年冬天,我和李秀蘭結婚了。
婚禮很簡單,就在村里擺了十幾桌。
副局長雖然有些失望,但還是派人送來了賀禮。
婚后的日子平淡而充實,我在機關開車,她在鎮上的地毯廠上班。我們住在單位分的一間小平房里,雖然簡陋,卻被她收拾得溫馨整潔。
唯一遺憾的是,因為計劃生育政策,我們只要了一個女兒。李秀蘭常常念叨想要個兒子,但政策不允許。她把全部的愛都傾注在女兒身上,省吃儉用供她讀書。
女兒也爭氣,從小成績優異,后來考上了省城的大學,現在在一家大公司當經理,比我們這一輩強多了。
退休后,我和老伴回到了村里。女兒出錢給我們蓋了新房,就在老宅的地基上。
每天清晨,我和老伴一起去菜園子里忙活;傍晚,我們坐在院子里乘涼,看著夕陽西下,聊著過去的點點滴滴。
望著院子里那輛已經生銹的舊自行車,我想起了四十年前的風風雨雨。
人生就像開車,有時候看似走錯了路,卻可能遇見最美的風景;有時候以為錯過了最好的時機,卻發現那正是命運的安排。
如果當年我留在部隊,如果我沒有選擇回鄉收麥,如果我聽從了別人的建議選擇了副局長女兒......那么今天坐在這里的,就不會是現在的我了。
廚房里飄來紅燒肉的香味,老伴在喊我吃飯。我起身拍了拍褲子上的塵土,忽然想起當年她站在暴雨中為我撐傘的樣子。四十年過去了,她依然像那把油紙傘一樣,為我遮風擋雨。
這一生,最幸運的不是開過多少好車,見過多少大人物,而是在那個麥收的季節,遇見了愿意等我、懂我的她。
車輪滾滾向前,歲月如歌。我們的故事,就像那輛老舊的自行車,雖然不再嶄新,卻承載著滿滿的回憶,繼續在人生的道路上緩緩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