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目前最流行什么?“海淘”大米,也就是出國買大米,原因是國內大米價格高企。
日本農林水產省數據顯示,日本一袋5公斤裝大米均價已經高達4217日元(約合214元人民幣),是2024年同期的2倍多。而按照成田機場檢驗檢疫官員所說,從去年夏季開始,日本人就熱衷于帶大米回國。
民眾出國“海淘”大米
一開始,日本游客到印度、泰國旅游,發現當地大米物美價廉,于是紛紛購買并背回日本。3月以來,韓國竟然也成了日本民眾“海淘”大米的目的地。
眼見常有人帶5公斤、10公斤大米回日本,成田機場檢驗檢疫官員不得不上媒體提醒,隨著春假到來,大量人員出國旅游,預計背米回國的人會更多,因此亟需旅客注意提前拿到相關許可,以備入境日本時接受檢查。
個人背米回國屬于杯水車薪,無法解決米價高企問題。目前除了拍賣政府儲備大米外,日本開始進口大米以平抑米價。韓國農協日本辦事處披露,日本3月從韓國進口了2噸大米,預計5月將再進口20噸。有媒體稱,“這是日本25年來首次從韓國進口大米”。
然而上海市日本學會會長、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日本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陳子雷觀察到,自簽署《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等高水平自貿協定后,協議國對日本農產品市場實施開放,加上日元貶值等因素,日本大米出口形勢良好。日本政府近日也披露,2024年大米出口增至4.5萬噸,計劃2030年達到出口35萬噸。因此,日本國內大米短缺現象愈發嚴重。
政府農業政策滯后
上海社科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夢雪認為,此番米價危機原因復雜,其中,日本農業政策滯后于全球化和本國氣候變化是一大原因。
從全球化角度衡量,去年以來,由于印度取消大米出口限制,導致全球許多地方大米價格下跌。印度因充沛雨量而連年獲得大米豐收,今年水稻種植面積擴大到4135萬公頃,比過去5年的平均種植面積多125萬公頃。可以預期,印度將迎來一個更大的大米豐收年,出口量將繼續增加。可日本并沒有抓住這一良機進口,反而因去年本國極端高溫天氣導致大米減產、價格暴漲,還不忘到國際市場打造日本產大米品牌。
“日本過度保護國內稻農,導致抗風險能力薄弱。”王夢雪表示,日本短期需以“精準投放儲備+擴大進口”的策略來穩定國內市場,長期則需打破農協壟斷、廢除產能限制,并重構糧食安全戰略。“這一過程不僅關乎經濟效率,更考驗日本在保護傳統與擁抱變革之間的平衡智慧。”
王夢雪指出:“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將關稅作為迫使日本開放農產品市場的核心手段。日本出口美國的汽車、電子產品被加征24%‘對等關稅’,美國還要求日本將大米進口關稅從400%降至10%以下,并設立6萬噸美國大米專項配額。這一‘關稅換市場準入’的策略可能直接沖擊日本農業保護體系,迫使日本在大米問題上讓步。” 日本在美國壓力下若不變革,政策調整空間將越來越小,同時可能導致米價沖高后急速回落。
原標題:《這邊背米回家,那邊積極出口,日本大米價格一波更比一波高》
欄目編輯:王若弦
來源:作者:姜浩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