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養出物華天寶,更是興產業、富生活的撬動支點。
4月28日,在屈原故里湖北秭歸縣屈原祠,“尋味中國好原料暨CMG鄉村振興首發系列活動”在此舉行,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農業農村節目中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湖北站、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視聽新媒體中心主辦,良品鋪子承辦,秭歸縣人民政府、京東超市支持,與湖北省7縣、市政府共同發起“尋味中國好原料”活動。
活動以“媒體公信力+產地資源+數字平臺+品牌產業化”的創新模式,探索中國鄉村振興的新路徑。借此契機,今年,良品鋪子將以荊楚地理標志原料為起點,踏上“尋找中國好原料”之旅,走進50個原產地產區,共建10個核心產區原料基地合作,將地理標志產品轉化為“舌尖上的中華名片”。
政媒企聯動,“尋味中國好原料”系列活動啟航
上午9時,屈原祠廣場上,屈原穿越而來,《橘頌》詩韻與秭歸縣三峽工程希望小學學生的童聲合唱交融,大氣開場,將觀眾帶入秭歸千年橙鄉的文化長河。
隨后,湖北省商務廳二級巡視員劉道偉、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農業農村節目中心副召集人靳雷、荊楚7縣主要領導、武漢大學質量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良品鋪子董事長程虹共同觸動“荊楚大地的壯闊畫卷”。隨著光柱匯集,象征7縣特色的產地好物匯聚成鄉村振興的澎湃動能,標志著“尋味中國好原料”系列活動正式啟航。
活動現場,荊楚7縣主要領導授予良品鋪子區域公用品牌生態戰略合作伙伴。授予儀式以竹簡為背景,以能量柱的形式串聯,寓意“一諾千金”。協議明確,三方將共建原料直采基地、制定品質標準、聯合品牌推廣,形成“長期原料直采、標準共建、品牌共推”的合作機制。
與此同時,一場特別的沉浸式溯源直播在長江上的郵輪拉開帷幕。在 “良品鋪子”、“良品鋪子吃貨福利局” 抖音直播間,“良品鋪子京東自營旗艦店”“京東超市采銷”直播間,洪湖市共青團團委副書記“我是趙美麗”、秭歸縣“微笑書記張梅紅”等助農主播,端午禮盒、蘄春艾草包等10多款原產地好物首次上新,達人、果農紛紛推薦家鄉原產地好物,,近距離感受原產地好原料的獨特魅力。
從荊楚出發,端午禮揭原產地“零食密碼”
此次荊楚季作為“尋味中國好原料”首站,良品鋪子聚焦秭歸臍橙、洪湖蓮藕、蘄春艾草、安陸咸鴨蛋等7縣、市原產地好原料,以端午文化為紐帶,推出“最土味的端午禮盒”——臍橙粽、艾草香包、箬葉粽等產品,讓消費者“一口嘗盡楚地風華”。
在“從泥土到食品的升級密碼”分享環節,良品鋪子四位尋味人揭曉了端午禮盒的匠心設計:恩施的箬葉、秭歸臍橙橙皮入餡的粽子、洪湖蓮藕制成的香辣藕片、蘄春艾草香包、安陸非遺古法腌制的咸鴨蛋……每一款產品背后,都是對原產地文化的致敬和深度挖掘。
“湖中珍寶”洪湖藕如何跑進國民零食的清單、秭歸陡坡上無人機如何載出“甜蜜經濟”當地致富新頭人、農人對良品鋪子技術反哺、標準共建、價值躍遷的三重賦能深有感觸。
趙聰曾登上聯合國推介湖北蓮藕。她說,洪湖市坐擁22萬畝蓮藕基地,年產量30萬噸,卻曾因銷路單一陷入“高產難富”困境,于是開始嘗試直播模式,通過互聯網暢銷全球。
而在趙聰的家鄉,良品鋪子也充分發揮研發與渠道優勢,跨區域推進產業鏈融合,把洪湖蓮藕研發成了香辣藕片、鹵藕等零食。僅2022年,良品鋪子采購湖北荊州蓮藕約1200噸,全系列10余款產品共賣出超3004萬包,其中鹵藕(香辣味)銷量遙遙領先,近三年累計采購荊州蓮藕2400多噸。
秭歸縣梅家河鄉龜坪河村黨總支書記宋正平感觸良多,他說,秭歸是唯一一個一年四季有鮮橙的地方,秭歸臍橙有2300年的歷史,40萬畝的種植面積,臍橙產業覆蓋全縣70%人口。造就了12個億元村。今年,隨著“尋味中國好原料”的啟動,良品鋪子通過“24小時從枝頭到舌尖”的原產地供應鏈,,把倫晚臍橙制成橙皮吐司、臍橙粽等高附加值產品。秭歸果農李叔的橙園,因良品鋪子“保底收購+溢價分紅”模式,年收入翻了幾倍,“現在陡坡上種的不僅是橙子,更是農人家庭的希望”。
隨州市淅河鎮雙堰村黨支部書記王寶光發言,隨州香菇也曾因品質參差不齊,賣不上好價錢,近年來,探索從零散種植到規模化產業,借力食品企業的品牌力和渠道,被國人所熟知,未來大有可為。
腳踏實地,為消費者尋好原料打磨品質產品
好原料是產品的命門。“好原料造就好味道”,也是良品鋪子成立19年來的核心信條。
“作為區域公用品牌研究者,我與良品鋪子合作十余年,調研 1000 多家工廠,發現在工藝研發配方一樣的情況下,原料優劣直接決定產品品質,這一“因果定律”在實踐中得到驗證。”啟動儀式上,武漢大學質量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結合良品鋪子案例分享了“優質農產品如何破圈”的議題。
他認為,“破圈”意味著讓地方特色農產品走出地域限制,走向全國乃至全球市場。關鍵在于原產地稟賦與區域公用品牌的深度融合,而消費者信任是破圈的最終落點。區域公用品牌通過標準化和質量控制,贏得市場認可。良品鋪子等企業通過精選好原料,打造高品質產品,讓好原料的價值在市場中進一步綻放。
比如良品鋪子一款看著不起眼的酥脆薄餅,年銷售過億。它的特別之處,就是在配方中加入了一定比例馬鈴薯,而添加馬鈴薯粉,不是普通“淀粉”,是良品鋪子和供應商用了 4 年的時間,將國內所有產區馬鈴薯進行了對比,經過 300 多次品種和配方實驗,最終鎖定 了滕州馬鈴薯,因為水分與淀粉含量比例適中,恰好契合酥脆薄餅對原料的要求。
在擴消費與鄉村振興雙重戰略背景下,良品鋪子抓住原產地生態的高成長市場,提出“品質食品、品牌引領、生態經營、以人為本”的16字經營策略,此次“尋味中國好原料”計劃的啟動正是其戰略全面升級的落地實踐。
今年,良品鋪子將深入全國50個原產地產區,再建10個核心原料基地,打造從“泥土到食品”的全產業鏈價值閉環。讓一顆秭歸橙延伸出橙汁、果脯、烘焙原料等10余種產品,實現“一果多用”提升產業附加值變成常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