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賠償問題終于解決了!真的太感謝司法所和派出所的同志們!”4月19日,在武陟縣司法局北郭司法所調解室內,大貨車車主趙某緊握調解員的雙手,不住地表示感謝,這溫馨的一幕為這場歷時兩個多月的復雜糾紛畫上了圓滿句號。
時針回撥至今年元月底的一天凌晨,某村一處火光打破了鄉村的寧靜。經消防部門認定,起火原因為在該處停放的一輛大貨車產生電氣線路故障,導致在一起停放的多輛大貨車嚴重受損。面對復雜的保險理賠——涉事車輛在3家保險公司投保有車輛損失險、超賠險等不同險種,各方對責任劃分、賠付比例爭執不下,調解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攻堅戰”中,北郭司法所聯合派出所組建專項調解組,開啟“白+黑”工作模式。調解員們化身“法律翻譯官”,逐條解讀《民法典》《保險法》相關條款;擔任“數據核算師”,建立賠付金額動態模型;當好“情感聯絡員”,先后召開協調會20余次,上門交流商談40余人次。通過“背對背”溝通與“面對面”協商相結合的方式,最終促成三方保險公司與車主們達成調解協議。
“法律是準繩,但調解更需要溫度。”調解員牛永順在復盤時感慨道。面對車主對保險條款的困惑,他們繪制可視化流程圖;針對企業擔憂的賠付風險,引入專業律師團隊論證;著眼長遠發展,協調金融機構為受損車主提供低息貸款。這種既解法結又解心結的“雙解工作法”,讓冰冷的賠償數字有了人性的溫度。這場復雜糾紛的成功調解,不僅是基層高效能治理的具體體現,更是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生動實踐。 (焦作市司法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