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全軍軍改完成,四野大軍準備南下作戰、解放全中國。時任四野46軍軍長為詹才芳。兄弟部隊的軍長們,無不精神抖擻意氣風發,而詹才芳卻顯得十分穩健淡然,原因無他:詹才芳在十六年前的紅軍時期,便已經當過軍級干部,擔任紅9軍政治委員等職務。都過去這么多年了,他居然還是一名軍級干部,沒啥“進步”,自然也就不會有過多的激動之情。
并且這只是簡單、機械的前后對比。了解軍史的讀者都清楚,紅軍時的軍級干部,含金量太高了。有不少55年授銜的開國上將,多年之前只在紅軍干過師長、師政委;甚至連著名的陳賡大將,在紅軍的最高職務,也不過是個師長。而解放戰爭時隊伍普遍壯大了,革命形勢明顯好轉,此時的軍長或縱隊司令員,并不能真正跟十幾年前的紅軍軍長相提并論,存在“代差”。
詹才芳參加革命早,資歷比多數開國將領要老。他出生于將軍縣湖北紅安,1927年參加了黃麻起義,是標準的鄂豫皖老四方面軍干部。紅四方面軍主力轉戰川陜后,詹才芳的職務迎來較大提升,先后出任過第12師政治委員、第9軍政委和第31軍政委。
由于他的任職經歷顯赫,紅軍時受到過詹才芳領導的名將非常多,比如許世友、陳錫聯、陳再道、王近山等人,這都是我軍歷史上非常能打仗的將軍。甚至后來的國家主席李先念同志,也要叫詹才芳一聲“老班長”。
按說這樣的軍隊高級干部,起步階段職務就如此突出,后續發展應該相當厲害。但詹才芳高開低走,1936年后經歷了一段時間的低谷期,到解放戰爭快打完的時候,也只在四野當一名普通的軍長;而他昔日的下屬陳錫聯、許世友等人,軍內地位顯然超過了這位老首長。
四野大軍實力雄厚,不過46軍并不特別顯眼,戰斗力不如38軍、39軍、40軍、43軍等兄弟部隊。詹才芳在四野時期的的發展,只能算是四平八穩,沒什么風浪,建國后他的最高軍職為廣州軍區副司令員,55年獲得中將軍銜。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跟紅軍后期的個人經歷有關。1935年四方面軍領導人野心膨脹分裂紅軍。9月8日詹才芳直接接到了點名電報指示,讓他準備扣押中央紅軍蔡樹藩部隊,這件事情非常敏感。
本來詹才芳就不容易完全說清楚,結果第二年他又在陜北負氣,跟許世友等人研究準備脫隊“打游擊”,被人告密后關了禁閉。這種經歷和選擇,對于革命經驗豐富的紅軍高級干部而言,是很不應該的。
事情鬧得太大了。如果組織從嚴處理,一些干部恐怕會被處以極刑。但眾所周知毛主席惜才,最終做主解救了這幾個人,并教育他們看清張某人的真實面目,詹才芳也做了深刻的反思和檢討。1936年起他在紅軍大學、抗大學習數年,其實也是一個沉淀的過程,等到武裝好了思想,才會被重新派上前線,帶兵打仗。
所以對于詹才芳而言,這樣的結果已經算是萬幸了。但接下來他的職務,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個人發展不溫不火。1955年全軍授銜時,作為正軍級干部被評為中將,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不敢奢望更高的軍銜。
可軍人的特點就是重情義、知恩圖報:軍銜有高有低,但大家都記得詹才芳在紅軍時的地位,沒有人會低看這位老首長一眼。在55年9月27日授銜儀式結束后,一幫穿著上將禮服的高級將領,把詹才芳這名中將圍住了,齊刷刷地對著他敬禮,用軍人的方式對這位老首長致敬,這令詹才芳感動不已。
毫無疑問,這些將軍都出自紅四方面軍,曾直接、間接地受到過詹才芳的教導。詹才芳軍政全能,確實帶出過不少人。尤其陳錫聯上將,他是在詹才芳的引領下,正式走向革命道路的。14歲時陳錫聯被詹才芳收入紅軍,并且當過他的警衛員,二人感情很深。老革命家們的友情和風骨,令人動容。1992年12月,85歲高齡的詹才芳將軍病逝于北京。
本欄目由軍事歷史作家運營,專注于軍情、軍史、戰史、國際關系研究,以專業視角為您還原全貌,帶來精彩細節。作品覆蓋圖文、視頻、音頻領域,歡迎關注以獲得更多精彩文史內容,也歡迎您點贊、評論支持,作者期待您寶貴的意見建議。本文全網同步,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