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窩第一股”燕之屋,盯上了總裁。
近日,燕之屋請來萬科集團創始人王石出任代言人,其代言的同款“總裁碗燕”6碗158克裝售價3168元。如今40來天,天貓官旗僅售出65件,京東官旗售出18件,抖音官旗更是售出1件,累計銷售額僅為26.68萬元,堪稱慘淡。
慘淡的銷量、銷售額背后,是燕之屋面臨的轉型困境,割不動貴婦后,燕之屋不得不打起“賺男人們的錢”的主意。從代言40來天慘淡的銷售來看,男人們的錢也不好賺。
割不動貴婦
一直以來,價格不菲的燕窩被稱為“貴婦補品”,主要客群也都以女性為主。
明星代言是燕之屋吸引客群的主要方式。2008年,劉嘉玲代言燕之屋。之后,燕之屋先后邀請林志玲、趙麗穎和金晨等女星出任代言人。
“明星營銷”的方式,需要燕之屋不斷在營銷上砸錢。燕之屋的財報數據顯示,從2021年至2023年,燕之屋的營銷費用分別為3.99億元、5.04億元和5.63億元,銷售費用率分別為26.48%、29.6%和28.67%。
2024年,燕之屋的營銷“更上一層樓”,直接推出“鞏俐+王一博”的雙代言人策略。其中,鞏俐代言意在穩住貴婦群體這一基本盤,王一博代言則意在開拓年輕女性群體。這一年,燕之屋的營銷費用達到6.7億元的歷史新高,銷售費用率也達到32.0%。
只是,2024年加碼營銷并未取得意想之中的效果。「快馬財媒」發現,2024年燕之屋純燕窩的收入和2023年相比,幾乎沒什么增長。數據顯示,2023年和2024年,燕之屋純燕窩產品收入分別為17.95億元、18億元,同比增長了0.1%。
從年度業績來看,2024年的燕之屋交出了2020年以來最差的業績。數據顯示,2024年燕之屋實現營收20.5億元,同比增長4.37%;歸母凈利潤1.56億元,同比下降20.86%。
據「快馬財媒」了解,這是燕之屋首次交出營收增速個位數,歸母凈利潤負增長的財報。換句話說,“鞏俐+王一博”繼續錨定貴婦+年輕女性的策略并未奏效,這才有了盯上“霸道總裁”,邀請王石出任代言人的劇本。
如此業績,資本市場也沒了信心。截至2025年4月28日,燕之屋盤中報6.42港元/股,不僅跌破了9.7港元/股的發行價,總市值較歷史高點實現了腰斬。目前,燕之屋市值不到30億港元。
男性總裁也割不動
燕之屋因中產貴婦的“消費降級”陷入增長困境。
為了應對市場變化,燕之屋不得不轉型。2025年3月18日,燕之屋官宣王石為品牌代言人并推出總裁款碗燕。據「快馬財媒」了解,“總裁款碗燕”是燕之屋和中國藥科大學聯合開發的,是將燕窩、鐵皮石斛、長白人參、肉蓯蓉等八種原料混合而成的。一碗158g的“總裁款碗燕”,燕窩的投料量不低于6.2g。
對于“總裁款碗燕”,官方對外宣稱可以解決成功男士常見的熬夜、高壓工作、過度焦慮、抽煙、應酬頻繁等問題。「快馬財媒」發現,官方宣傳海報上,有一行小字,“男人的燕窩是指燕之屋燕窩研究院專為男人研發的燕窩。”
從宣傳材料來看,“總裁款碗燕”并未直接提及該產品的滋補功效,但披露的原材料卻暴露了某些功效。「快馬財媒」發現,百度百科關于肉蓯蓉的介紹中如此說明,“補腎,益精,潤燥,滑腸。治男子陽痿,女子不孕,帶下,血崩,腰膝冷痛,血枯便秘。”
也就是說,燕之屋為了“收割”霸總,把原先定位女性滋補佳品的燕窩包裝成了補腎助陽的產品。
也難怪,對于王石的代言,社交媒體“陰陽怪氣”的評論非常之多。“貴婦開課,總裁燕窩,真般配”、“智商稅,壯陽我只信西地那非”……
討論非常多,但“總裁款碗燕”銷量卻十分慘淡。從3月18日到4月28日,40天的時間里,“總裁款碗燕”在燕之屋天貓旗艦店的銷量是65件,京東燕之屋旗艦店銷量是18件,抖音燕之屋官方旗艦店銷量仍是1件。按3158的售價計算,三大線上平臺,“總裁款碗燕”的銷量僅有慘淡的84件,銷售額只有26.68萬元。
有媒體曾報道,從官宣上架到4月3日,抖音官旗就售出了1件。也就是說,近20多天時間里,抖音官旗都沒有賣掉哪怕1件“總裁款碗燕”。
“智商稅”等爭議不斷
作為中國傳統滋補佳品之一,燕窩歷來備受女性等愛美之人、養生人士追捧。
近年來,我國燕窩的銷量也在穩步增長,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燕窩市場專業委員會發布的白皮書顯示,2023年我國燕窩市場的規模為623億元,三年復合增長率為14%。照此發展,燕窩市場在五年內將突破千億元規模。
燕窩市場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關于其功效的質疑、投訴也越來越多。
對于其產品功效的質疑,坊間多傳燕窩是“智商稅”產品。據介紹,燕窩主要是金絲燕從口腔分泌的一種膠質唾液。膠質唾液在干燥狀態下含有50%的蛋白質,10%的礦物質及唾液酸等。
多方專業論證稱,如果靠燕窩補充蛋白,不如直接吃一顆雞蛋。燕窩含有的唾液酸,人體肝臟也能自然合成。上海科普作家協會會員錢程曾公開表示,商家宣傳的燕窩保健作用,并無實際科學證據支撐。更重要的是,燕窩還存在如重金屬超標、過敏等諸多食品安全風險問題。
事實上,頭頂“燕窩第一股”的燕之屋,也曾卷入毒血燕風波、糖水疑云等事件。
2011年,有消費者稱食用燕之屋的“特級血燕”后出現發燒、頭痛、惡心等癥狀。經檢測后發現,燕之屋血燕中亞硝酸鹽含量超過國家標準33倍。事發后,引發全國關注,央視一套《焦點訪談》節目曾公開報道“毒血燕”事件。
2021年,燕之屋碗燕打出“聽說懷孕吃燕窩比較好”的宣傳語。事發后,證監會即發函要求燕之屋說明燕窩的營養價值等相關材料、數據來源,以及是否存在虛假宣傳等合規風險等問題。
此外,外界還從只含“純凈水、冰糖和燕窩”三種配料的配料表上,產生了“燕窩產品是糖水”的認知。燕之屋董事長李有泉曾公開表示,“產品中糖水和增稠劑有97%”,既能保證燕窩營養價值,還能保證口感。
多次卷入風波中的燕之屋,也不斷遭到消費者投訴。黑貓投訴App上,關于“燕之屋”相關的投訴有74條,多指向電商平臺隨意調價、食品出現異物等問題。有消費者投訴稱,2024年12月7日在天貓官旗花費3720元購買的4星干燕窩100g印尼溯源禮盒裝,兩天后發現售價降至3497.2元,降了兩百多。
當下,頭頂“燕窩第一股”的燕之屋,在“收割”不動貴婦和年輕女性后,打起了霸道總裁們的主意。但從慘淡的銷量來看,轉型難言成功。
此外,資本市場股價跌跌不休,消費者投訴不斷,毒血燕事件、糖水疑云等事件的影響短期難以消除。
在燕窩市場競爭愈發激烈之下,燕之屋還有多少辦法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