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勢Auto-First|特穆
上海車展奧迪品牌展臺上,AUDI新標展區與老品牌的設計風格顯然有所區別,這是全新AUDI品牌發布以來,首次出席國際級的大型車展,新AUDI品牌首款量產車E5 Sportback也同步亮相。全新的AUDI品牌,正是為年輕用戶而來!
奧迪全球CEO高德諾(Gernot D?llner)表示:“全新 AUDI 品牌的打造,是我們不斷突破邊界、銳意創新的重要一步。E5 Sportback 凝聚了奧迪一貫的卓越品質,并以中國消費者為核心,進行了專屬設計與本地化定制。”
瞄準年輕用戶,就是重視中國市場。通過新AUDI品牌帶來的體系化戰略部署,奧迪開啟中國地區事業發展的新階段。
“中國市場正在快速演進,尤其是年輕一代消費者,他們并不滿足于傳統、保守的設計風格,而是更加偏好有個性、有表現力的產品。”奧迪·上汽合作項目CEO宋斐明(Fermín Soneira)針對中國市場的變化總結指出。
2025年上海車展,奧迪以一場聚焦本土化創新的媒體溝通會,揭開了其在新能源時代的戰略新篇章。
針對中國市場變化帶來的需求多樣化增長,奧迪在本屆上海車展帶來新品牌AUDI的首款量產車型 E5 Sportback,這款產品瞄準了中國當下年輕的用戶群體。在宋斐明看來,針對本土化各種需求,E5 Sportback不是簡單的產品引入,而是一次真正從中國出發、為中國用戶而生的系統性回應。
回顧十幾年前,奧迪率先通過加長產品軸距,推出了更符合當時中國消費者需求的產品,這在銷量上得到了體現。今天的中國用戶對車輛的期待已經全面升級,從設計、智能駕駛、智能交互到使用場景,都提出了更高、更深層次的要求。
就此,奧迪已經清晰地梳理出電動化轉型核心理路,宋斐明解釋:“全新的AUDI品牌以‘科技先鋒’用戶為中心,通過全新品牌、產品創新與合資模式升級,在保證百年豪華底蘊的同時,打造契合中國市場特性的電動化解決方案。
本次車展同步亮相的新作——新AUDI品牌首款量產車E5 Sportback,便是奧迪適配中國本土化的一款全新力作。宋斐明指出:“奧迪 E5 Sportback既體現出面向中國市場本土化創新,不僅彰顯出奧迪的純正基因,更是深刻兌現了AUDI品牌承諾——美美與共。”
據悉,奧迪E5 Sportback品質等各方面均嚴格遵循奧迪標準,從設計語言到空氣動力學表現、再到內部空間的最大化利用,奧迪E5 Sportback對奧迪品質標準毫不妥協,并且實現了高度平衡和突破。例如,在奧迪 E5 Sportback的開發過程中,quattro系統研發調校的德國工程專家專程來到中國,深度參與quattro系統的本地化測試與調校。憑借“美美與共”的強強聯合,奧迪E5 Sportback正抓住一個正快速成長、極具活力的新機會。
去年11月誕生的新AUDI品牌,立意旨在滿足新時代用戶“既要、又要”的多重訴求——既要事業成就,也要生活質感;既追求豪華體驗,也渴望科技領先。新AUDI品牌所有產品,正是基于這種“不妥協”的用戶邏輯而生,致力于為新一代精英人群提供無須取舍的全維度解決方案。
直白講,新AUDI品牌與奧迪品牌的差異定位,是奧迪應對中國市場年輕化、多元化的關鍵策略。宋斐明將兩者比作“品牌家族中的兄弟”:“奧迪四環標”品牌更具有國際視野,持續鞏固傳統豪華地位;新AUDI字母標品牌則以中國用戶需求為核心,以“年輕、科技、豪華“吸引Z世代用戶的關注。
其實這并不難理解,這種品牌分工并非互相競爭,而是共享奧迪核心基因,例如安全標準、制造工藝等方面保持統一。但在設計語言(如環形燈面、數字化座艙)、用戶溝通(如 APP 直聯、社交媒體共創)上實施差異化策略。可以這么說,新AUDI品牌是奧迪針對新生代用戶,建立了一個新的溝通話語體系。
這其中宋斐明也特別強調:“奧迪并不是希望消費者從奧迪四環品牌遷移到AUDI品牌,我們希望原來奧迪四環品牌的客戶依然能夠選擇奧迪四環標,但希望通過AUDI字母標品牌吸引到一些新的消費者,因此目標客戶群體完全不同。”
常態下,logo對消費者有非常強的情感價值,是品牌認同的重要部分。因此,用戶對新的視覺識別系統需要一定的適應期。
那么全新AUDI品牌面臨的這個問題如何解決?其實,新品牌誕生背后有深厚的品牌邏輯。宋斐明解釋,AUDI品牌采用了全新的設計語言和風格,如果繼續沿用同一個標識,同一個產品命名,反而容易造成用戶認知的混淆。所以在保留“奧迪”品牌發音的的同時,AUDI品牌采用了全新的視覺表達。
其實,在“四環”標志誕生之前,“audi”這四個字母組成的品牌名本身就已經存在。如今提出新AUDI品牌,仍然是沿用這個名稱。
“無論四環標奧迪還是字母標奧迪,在豪華駕乘體驗、性能、還是安全性和技術,始終傳承的是同一個奧迪。”宋斐明強調,“這不是對傳統的否定,而是一次創新的延伸。”
市場風起云涌,變幻莫測,隨之帶來的挑戰也是空前。中國市場在過去三到五年間的變化速度之快,超過了全球絕大多數市場。其次,是全球市場之間消費者需求的加速分化。
而面對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的快速變化,宋斐明帶來了奧迪關于中國市場的明確決策——始終以用戶需求進行動態調整。例如,圍繞目標用戶群體追求創新、個性與高端體驗等需求特性,相應設定產品規劃。
不僅如此,宋斐明還透露,中德團隊在工程開發、管理協同上實現“文化破冰”,德國團隊把控時間節點(如 2024 年 11 月品牌亮相、2025 年夏季末上市),而中國團隊主導本土化傳播和營銷策略,這種 “全球標準 + 在地執行”模式,既保證德系嚴謹,又貼近中國消費者觸媒習慣。
在中國市場,新勢力、傳統車企在新能源方面廝殺內卷白熱化,而很多合資車企普遍在新能源智駕方面似乎又落下半拍,作為入華較早的合資品牌,奧迪在面對當下這個局面態度卻謙謹許多。
在宋斐明對此的觀點當中,有信念,更顯從容:“作為一個擁有百年歷史的品牌,奧迪在中國也已經走過將近四十年,就像人生一樣,不可能只永遠巔峰,自然而然會經歷一些挑戰,但正因為奧迪始終保持自我進化、快速響應的能力,才能持續前行。”
“如果一個市場沒有挑戰,就沒有成長。而中國,正是全球最具挑戰、也最具潛力的市場。奧迪非常樂于投身于這個最激烈的市場。”宋斐明所表明的奧迪對于中國市場的態度,讓我們清晰地看到奧迪擁抱市場變化新挑戰所具備的信心與決心。
“成為先鋒往往需要勇氣,也需要時間。”就此,宋斐明非常確信地說。
總結來看,新AUDI品牌的誕生,本質是奧迪基于市場變化過程中,對“豪華”定義權的主動重構:當電動化顛覆傳統豪華標準,當年輕世代重新定義品牌價值,百年老店必須以“先鋒姿態”重新贏得話語權。
宋斐明的訪談中,“用戶”“本土”“創新”成為高頻詞,折射出奧迪戰略重心的深刻轉移:從“德國品質輸出者”轉型為 “中國需求共創者”。
這種轉型伴隨風險,卻也蘊含機遇,在智能電動的賽道上,或許只有真正“在中國,為中國”的品牌,才能最終定義下一代豪華的模樣。
正如E5 Sportback的燈光設計所隱喻的:在傳統與未來的交界處,奧迪正試圖點亮一條既保持基因純粹、又充滿中國智慧的轉型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