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8日,也門胡塞武裝發言人葉海亞·薩雷亞宣布,該組織當天用地對空導彈擊落一架美軍MQ-9型無人機,這已經是4月以來第七架被擊落的同型號無人機,也是本次沖突以來的第22架。更勁爆的是,胡塞武裝還聲稱用導彈和無人機襲擊了美國兩艘航母,其中“杜魯門”號航母的指揮系統崩潰,已失去戰斗力。盡管五角大樓和白宮對此集體失聲,但紅海的硝煙已經點燃了特朗普的焦慮——這只是他最近麻煩的冰山一角。
胡塞武裝的導彈不僅炸出了美軍的狼狽,更炸穿了美國中東霸權的遮羞布。這些被西方稱為“拖鞋軍”的武裝分子,居然用改造的防空導彈和簡易雷達,在40天內擊落7架價值1億美元的MQ-9無人機,總損失超過2億美元。更諷刺的是,美軍為了報復胡塞武裝,出動B2轟炸機和航母打擊群狂轟濫炸,結果只炸死200名胡塞武裝成員,其中大部分還是低級軍官,而胡塞武裝卻能持續發射77架自殺式無人機和30枚巡航導彈反擊。這種“高射炮打蚊子”的虧本買賣,讓美國在中東的軍事神話徹底破產。
這邊航母被炸的事兒還沒消停,那邊又傳來更刺激的消息:美國可能準備承認克里米亞為俄羅斯領土,以此促成俄烏停火協議。這個被媒體稱為“威特科夫文件”的提案,不僅要求烏克蘭放棄克里米亞和烏東四州,還要求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愿景無限期擱置。特朗普以為這是“聰明的交易”,卻沒想到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直接硬剛:“烏克蘭的領土只能由烏克蘭人民決定!”更打臉的是,美國提出的安全保障方案居然要歐洲國家當“接盤俠”,自己卻躲在幕后當甩手掌柜。這種賣隊友的操作,讓歐洲盟友徹底寒心,連馬克龍都公開反對沒收俄羅斯資產,擺明了要和美國劃清界限。
最讓特朗普頭疼的,是伊朗核談判突然殺出個程咬金——俄羅斯要當“擔保人”。美伊專家正在阿曼談判,俄羅斯卻突然被拉進局,不僅要接收伊朗的高濃縮鈾,還要監督協議執行。這招“借殼上市”讓伊朗在談判中掌握主動權,也讓俄羅斯趁機擴大在中東的影響力。更絕的是,普京一邊和美國特使密談3小時,一邊在俄烏戰場保持壓力,擺明了要把美國的“和平計劃”變成俄羅斯的地緣紅利。這種“軟硬兼施”的策略,讓特朗普的“極限施壓”顯得像跳梁小丑。
這三件事像三把刀,刀刀戳在美國霸權的軟肋上。胡塞武裝用低成本游擊戰拖垮美軍,暴露了美國軍事干預的低效;烏克蘭拒絕當“冤大頭”,撕開了美國盟友體系的裂痕;俄羅斯介入伊核談判,打破了美國對國際規則的壟斷。而英法德俄集體失聲,更是釋放出危險信號:曾經唯美國馬首是瞻的西方陣營,如今連裝樣子都懶得裝了。
特朗普的麻煩遠不止這些。歐盟正在推進安全自主,馬克龍喊出“歐洲命運自己掌握”;伊朗冷眼旁觀航母被炸,卻在核談判中牽著美國鼻子走;就連烏克蘭,也開始尋求“類北約”的安全保障,擺明了不把美國當靠山。這種“去美國化”的浪潮,讓特朗普的威脅恫嚇愈發蒼白無力。當胡塞武裝的導彈劃破紅海夜空,當基輔廢墟中的國旗依然飄揚,當愛麗舍宮傳出“歐洲自主”的宣言,特朗普政府若還沉迷于“美國優先”的迷夢,恐怕真要應驗那句老話:時代拋棄你時,連聲再見都不會說。
這場變局的本質,是單極霸權與多極秩序的碰撞。美國試圖用航母和制裁維持統治,卻忘了世界早已不是20年前的模樣。胡塞武裝的無人機、俄羅斯的地緣博弈、歐盟的離心傾向,都在告訴特朗普:霸權的黃昏已經降臨,再強大的軍事機器,也擋不住歷史的車輪。當白宮還在糾結“杜魯門號是否真的癱瘓”,克里姆林宮的棋局早已落子,德黑蘭的導彈已經上架,巴黎的野心正在膨脹——這個世界,真的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