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喜聞樂見的惠民演出與“接地氣”的理論政策宣講接連上演,時代新風浸潤人心,一次次有溫度、有深度的“治風”文藝會議活動;村的文化廣場上,讓文明鄉風如春風化雨浸潤沃野平原,繪就出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時代新篇章。
今年以來,開陽縣在弘揚文明新風尚、倡樹文明新風上下功夫,堅持把宣傳宣講、文明文化融入一體,不斷提升廣大群眾整體素質和鄉風文明程度,厚植鄉風文明建設,鑄鄉村振興之魂。
理論宣講入腦入心。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各級黨員干部深入企業、學校、機關、農村、社區、軍營、網絡開展集中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同時,帶動群眾生動講移風易俗,用親身經歷、身邊故事講述廣大群眾生產生活的新變化新發展,使“治風”宣講貼近群眾,更接地氣。圍繞“怎么講”,在宣講形式上實現多元化,“互聯網+宣講”讓“治風”熱起來,“文藝+宣講”讓“治風”活起來,“故事+宣講”讓“治風”鮮起來,將“大道理”變成“小故事”,激發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愛黨愛國愛家鄉的熱情。圍繞“講什么”,在“治風”宣講內容上實現大眾化,把“治風”內容講深講透徹,發揮見賢思齊的效應,教育引導群眾崇德向善。截至目前,共開展宣講30余場次。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宣講活動。
宣傳引導走深走實。充分運用“爽爽貴陽 硒養開陽”宣傳的同時,搭建多層次、廣覆蓋、便捷化的宣傳平臺,對開陽縣開展的我們的節日-春節系列活動、三月三、路邊音樂會等系列精神文明建設活動進行宣傳,做好正面輿論引導。加大對先進典型的宣傳報道,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揮宣傳陣地功能,在公園、廣場、道路等人流密集場所懸掛橫幅、張貼海報,發放宣傳冊,改善群眾精神風貌,培育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的宣傳氛圍,彰顯著鄉風民風好起來、宜居環境靚起來、文化生活美起來的新氣象。
發放“治風”宣傳資料。
文明示范有聲有色。堅持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不斷完善建立體制和機制,動員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村鎮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運用“一約一榜兩會”運行機制,把“治風”工作的“硬約束”變成“軟任務”,全力推動農村“治風”工作。健全和創新村的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村務監督會等社會組織,及時總結各地開展“治風”工作的先進經驗和好做法,在全縣開展“身邊好人”“好婆婆”“好兒媳”“十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8場次,不斷完善農村鄉風文明建設常規程序,讓鄉風文明建設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
紅白理事會利用場天開展“治風”宣傳。
文化振興出新出彩。引導群眾對堅定文化自信的情感共鳴,對建設文化鄉村的卓越追求,對創造美好生活的期待向往,形成全民閱讀風尚。堅持“規定動作+自選動作”相結合,創新方式方法在鄉村開展“理論加油站·最美讀書人”主題活動3場次。讓全民閱讀在開陽遍地開花。同時,開展文藝展演進萬家活動,著力開展“三下鄉”、特色會演進鄉村、家庭等系列活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需要,讓鄉風文明之花處處綻放。
如今的開陽大地,一個個文明實踐所(站),成為與群眾心貼心的聯系溝通渠道,一場場豐富的文藝匯演活動,把貼心的志愿服務送到群眾心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正成為“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的堅強陣地,成為滿足群眾需求的廣闊舞臺,讓文明之花馨香開陽村村寨寨。(圖/文 楊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