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重返白宮接近100天之際,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進行了一項關于特朗普支持率的民意調查。民調結果顯示,特朗普的支持率已經慘跌了。比如在特朗普上任一個月后,特朗普有53%的支持率,到了3月,支持率下降到50%;而到了4月份,特朗普的支持率已下降到45%。這已經是特朗普執政2個任期以來的最低支持率。
除此之外,美國民眾對特朗普的經濟政策普遍不滿,過半的美國民眾認為美國經濟正在不斷變壞,只有28%的美國人認為情況在好轉。而在通脹問題上,僅38%的美國民眾認為特朗普會在處理通脹問題上有良好表現,而在一個月前,這組數據還是46%。
特朗普
從這些數據來看,特朗普新的貿易政策和關稅政策,并沒有讓美國走向讓美國再次偉大的道路,反而呈現出倒退的趨勢。
而導致這一切的,其實就是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特朗普重返白宮之后,先是對多國采取普遍性關稅政策,以中國在芬太尼問題上不配合美國為由,對中國商品征收20%的普遍性關稅。在采取對等關稅政策后,特朗普政府還在此基礎上繼續對中國征收34%的普遍性關稅。
盡管特朗普強調此舉是為了推動美國制造業回流,為美國工人創造更多就業崗位,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美國此舉針對的是中國。
中美兩國
不過中國也沒給特朗普什么好臉色看,反手就推出反制手段,對美國商品加征對等關稅,雙方你來我往之間,中國對美商品關稅已經達到了125%,美國對華商品關稅也已經達到了145%。
在這之后,美國多次放出軟話,明里暗里的意思就是中國需要中國先服軟主動和美國達成新的貿易協議。但很明顯,特朗普認為中國商品高度依賴美國市場,錯估了中國在對抗美國關稅上的決心,也高估了美國承受關稅戰爭的能力,美國“股債匯三殺”已經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到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認為,特朗普無法在他發動的這場關稅戰爭中獲勝。德國《商報》表示,特朗普想要借著關稅戰爭削弱中國,以關稅手段直接削弱中國商品在美國的競爭力,同時以關稅手段向貿易伙伴施壓,要求他們和中國保持距離,甚至是出臺針對中國制造業的關稅措施。
但是,結果卻在朝著適得其反的方向發展,特朗普正在把事情一步一步搞砸。
美國的關稅政策,讓美國的傳統盟友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把控與中美之間的距離。尤其是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充滿巨大的吸引力,以及美國的關稅大棒即將落在自己的頭上。特朗普的關稅手段可能將盟友全部推向中國。
美國的關稅手段,正給中國企業創造前所未有的優勢。為什么這么說呢?
我們以新能源電動汽車為例,美國的關稅政策導致中國電動汽車無法對美國市場出口。但問題在于美國本身就不是中國新能源電動汽車的目標市場,對美出口幾乎可以忽略。而美國的關稅政策,會主動保護美國自身的汽車企業,削弱這些汽車在其他市場的影響力,這對以比亞迪為首的新能源車企來說,這會是一個新的擴張機會。
缺少中國商品的美國,目前也已出現“危機”。美國消費者早已經適應大量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中國制造已經成為美國消費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關稅戰爭并不能扭轉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但是美國民眾卻要為此付出高額的代價。
而這一切,美國民眾一定會全部算在特朗普頭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