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春耕備耕的關鍵時節,寧夏回族自治區海原縣正全力組織開展春耕備耕生產工作,農資儲備、技術指導、科學預防有序推進,為今年的糧食豐產豐收打下良好基礎。
寧夏海原縣?統籌農資儲備,滿足春耕需求,督促農資銷售點備足種子、覆膜、農機具、肥料等物資,儲備種子量共計2.71萬噸,其中:小麥種量825噸、玉米種量1350噸、馬鈴薯種量2.3萬噸;全縣覆膜面積40萬畝,共需覆膜量3200噸,目前采取分批次采購策略,其中:第一批采購1011噸,正組織向17個鄉鎮發放。第二批已發采購意向,組織招標掛網;全縣投入各類耕整地機械6198臺,有效滿足春耕生產需要。
寧夏海原縣指導種植技術,提升畝產效益,根據土壤墑情與氣象監測預測,組織農戶對露地打碾鎮壓,切斷表層毛細管的蒸發,督促有灌溉條件的耕地做好田埂、干渠修整工作,改大水漫灌為小畦灌溉。同時編制《小番茄種植技術規程》《小麥生產技術要點及注意事項》等農業生產指導意見,采用海原融媒體、寧夏云課堂、“12316”平臺手段,實現專家與群眾“面對面”農業生產技術指導。結合寧夏農科院春播專家服務團,成立春耕技術指導服務組,指導種子處理、播種方法和水肥管理等技術。
寧夏海原縣做好監測預警,降低經濟損失,為確保病蟲害防治效果,各鄉鎮配備專職植保員,強化病蟲害監測預警。截至目前,已開展夏糧作物病蟲害田間調查,發布植保情報5期、建立病蟲監測點22個、出動專業技術人員8人、咨詢與培訓人員350人次。同時,結合35個土壤墑情監測點,圍繞防寒、抗凍、抗旱、防汛等工作,提前做好各類不利天氣出現的應急預案,指導農戶做好大風降溫、低溫雨雪、冰凍干旱等災害性天氣防范工作,落實農業保險補貼政策,最大限度減少極端天氣對春耕生產的直接影響。
來源:海原縣委宣傳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