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時節,岱青海藍。
秉持“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的好客山東,正澎湃著文旅產業的不竭活力。
2025年首季經濟數據顯示,山東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收同比增長8.2%,其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以20%的增速領跑服務行業,文旅消費的強勁動能成為經濟“穩健向好、進中提質”的重要引擎。
從“流量”到“留量”,從“網紅”到“長紅”,“好客山東”的金字招牌正通過創新業態、深度融合、精準政策,繪就一幅文旅發展的時代新畫卷。
創新破題,實現文旅業態的進階式躍遷。山東文旅的活力,源于對地域文化的深度挖掘與創造性轉化。在阿膠之鄉東阿縣,千年中醫藥文化被轉化為沉浸式體驗:游客制作香囊、品養生藥膳、觀非遺演藝,文旅消費的附加值顯著提升。2024年,當地旅游綜合收入突破1億元,游客人均消費增長25%。這一縮影背后,是山東以“百業+文旅”重塑產業賽道的決心——全省新增17家4A級景區、36家五星級民宿,研學游帶動600萬人次“邊玩邊長知識”,紅色旅游、海洋旅游等新業態持續涌現。
“會玩的”山東更懂得抓住年輕消費群體。日照開元森泊度假樂園“五一”迎客,憑借“一站式”濱海度假的便捷新體驗,預計全年帶動5億元旅游消費;濟南大明湖超然樓、臨沂瑯琊古城等網紅打卡地,以“顏值”與“內涵”雙贏的模式,將“流量”轉化為“留量”。山東文旅的進階,正是傳統與現代交織、文化與經濟共振的生動實踐。
跨界融合,全民參與的“寵客經濟學”。文旅產業的邊界,正在山東被不斷打破。今年“五一”前夕,“齊魯1號”旅游專列開行,串聯11市200余家景區,聯動沿線城市推出“車票即優惠券”政策:淄博40家酒店五折入住、臨沂53家景區門票減免……這趟“移動的文旅體驗線”,成為山東推動“全民寵客”的縮影。
從“演唱會+文旅”到“一朵花帶動一座城”,山東深諳跨界融合的乘法效應。刀郎濟南演唱會期間,當地酒店訂單增長67%;青島市賞花節整合商貿、體育、農業資源,“賞花流量”轉化為文旅增量。政策層面,《完善現代旅游業體系 加快旅游強省建設的行動方案》明確2027年旅游總收入1.3萬億元目標,配套2000萬元“引客入魯”專項資金、5000場演唱會計劃,文旅產業的“生態圈”逐步成形。山東用行動證明:文旅發展不僅是行業命題,更是全業態參與的系統工程。
開放共贏,山東向世界遞出“好客名片”。在構建“雙循環”格局的背景下,山東文旅加速擁抱世界。2025年一季度,全省入境游客達28.3萬人次,同比增長80.9%;東南亞“百團萬人游山東”活動走進濟南、菏澤,曲阜國際研學營地吸引全球目光。國際航線開通、境外旅行商考察、文旅包機專列等舉措,讓“好客山東”的聲量傳向海外。
這份開放胸襟,植根于齊魯文化的深厚底蘊。從明水古城的國際研學,到阿膠工坊的非遺展演,山東將傳統文化轉化為世界語言;從“憑演出門票游景區”的惠民政策,到“Spring Jinan”入境游推廣季的創意營銷,文旅產業的國際化敘事愈發成熟。
“讓山東的‘好’美名遠揚、享譽全球”,這不僅是目標,更是底氣。
當文旅消費從“看山看水”轉向“見人見物見生活”,山東的實踐給出了破題之道——以文化為魂、以創新為翼、以融合為徑,讓“好客”基因轉化為發展動能。從一城一地的“爆款”出圈,到全域聯動的系統升級;從惠民惠企的政策禮包,到全民共建的服務生態,山東正以文旅為支點,撬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展望未來,這張文旅新畫卷的筆觸將愈加斑斕:更多智慧景區點亮“數字齊魯”,更多文化IP講述“中國故事”,更多國際游客感受“好客之道”。在這片儒家文化發源之地,文旅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不僅為經濟注入活力,更讓世界看見一個開放、創新、包容的新山東。(文/張凱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