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船融媒編輯部獲悉:抗美援朝老戰士、現代京劇《奇襲白虎團》原型人物之一趙順合同志,因病于4月25日辭世,享年95歲。
▲抗美援朝一等功臣趙順合。滄州晚報 圖
京劇《奇襲白虎團》原型之一
20世紀60年代,以抗美援朝戰斗英雄楊育才帶領尖刀班深入敵后,出奇制勝,殲滅“白虎團”團部的事跡為素材創作的京劇現代戲《奇襲白虎團》風靡全國,成為永不磨滅的一代經典。
其中,尖刀班班長張順合的原型——就是任丘市北漢鄉趙范莊的復員軍人、抗美援朝一等功功臣趙順合同志。
公開資料顯示:趙順合,1929年出生于任丘市北漢鄉趙范莊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1947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
據了解,1952年夏天的一天晚上,志愿軍佯裝攻山吸引敵軍主力,趙順合所在班受命從山后偷襲抓俘虜。不料,敵軍早就撤離了山頭,志愿軍大部隊撲了空。接到后撤命令的趙順合卻發現一個情況。
抗美援朝老戰士奇襲白虎團尖刀班班長趙順合:這時候,我看見有個樹墩子,我說看看這個樹墩子,看看樹墩子一看,是個人(南朝鮮士兵)。
這時南朝鮮士兵突然撲上來掐住趙順合的脖子將他壓倒,兩人廝打在一起,趁趙順合不備,南朝鮮士兵想要逃跑,趙順合死死抓住他不放。
抗美援朝老戰士奇襲白虎團尖刀班班長趙順合:起來就跑,我拽住他襖袖子了,抓住襖袖子,他輪了我三圈,我也沒撒手。
聽到動靜,趙順合的戰友趕來增援,最終制服了南朝鮮士兵,將其俘獲。
此時正是抗美援朝戰爭的第二階段,志愿軍進行了持久的積極防御作戰,敵我雙方呈拉鋸態勢。此時,抓俘虜,搞情報,對志愿軍下一步作戰至關重要。由于俘虜來之不易,此次“戰斗”趙順合榮立二等功。
拔掉“白虎團”,榮立一等功
1953年,板門店的停戰談判已經達成協議,但南朝鮮拒不簽字,并把號稱百戰百勝的王牌部隊“白虎團”部署在前沿陣地,妄圖在最后時刻做垂死掙扎。為了把敵人逼到談判桌上來,就必預先拔掉“白虎團”。
7月13日晚,楊育才喬裝成“美國顧問”,趙順合等12名偵察員化裝成護送“顧問”的南朝鮮士兵,直插敵縱深。
敵人炮火密集,小分隊避開公路,沿壕溝迂回前進。途中,小分隊意外抓獲一個落單的南朝鮮士兵,獲知了敵軍的聯絡口令,順利通過敵人幾道崗哨。就在小分隊接近“白虎團”團部二青洞時,遇到了敵人的機甲營。
抗美援朝老戰士奇襲白虎團尖刀班班長趙順合:敵人有一個增援的部隊,一個機甲營在公路上等著,在那兒站著。
楊育才下令發起襲擊,趙順合打響了戰斗的第一槍。由于小分隊化裝成南朝鮮士兵,敵軍一時分不清敵我。趁敵慌亂之際,小分隊沖過車隊,直撲“白虎團”團部。趙順合帶領第一組越過團部直奔后山的敵軍警衛排。
抗美援朝老戰士奇襲白虎團尖刀班班長趙順合:俺們的任務就是打團部警衛排,在團部打警衛排的時候,子彈打光了,最后俺們跟他們展開了肉搏戰,最后把他全部消滅了。
▲志愿軍繳獲的南朝鮮首都師“白虎團”的“優勝”虎頭旗。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資料圖
與此同時,楊育才帶領第二、第三組沖進團部,打得敵人措手不及,僅用十幾分鐘就結束了戰斗。等到趙順合趕回團部時,小分隊已將面目猙獰的“白虎團”團旗繳獲。后來,這面團旗被收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展出。
▲志愿軍總部為趙順合(后排左二)等13名勇士記集體特等功。滄州晚報 圖
此次突襲斃傷敵機甲團團長以下97人,俘敵軍事科長、榴炮營副營長等19人。小分隊圓滿完成任務,為金城戰役取得勝利作出突出貢獻。此次“戰斗”排長楊育才榮立特等功,趙順合榮立一等功。尖刀班13名戰士無一傷亡,榮立集體特等功。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后,趙順合于1954年底隨軍撤回徐州駐防。1957年,復員回鄉。
【資料來源:澎湃新聞、任丘市融媒體中心、武岡市文化館官方微信、滄州晚報、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編輯:張喜斌
視覺:王學民
統籌:李秀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