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療技術不斷進步與護理理念持續更新的當下,護理工作的重要性愈發顯著。第十四屆胸痛中心大會(CCPCC2025)“心血管護理與技術論壇”以“‘心’前沿 ‘心’展望 ‘心’標準 ‘心’規范”為主題,聚焦心血管護理學科的前沿動態與實踐創新。論壇通過3個session,涵蓋復雜鈣化病變治療、智能化導管室建設、高級護理實踐發展、冠心病康復循證實踐、介入中心質量指標應用、肺動脈高壓護理、醫院等級評審、PCI術后護理、經腔靜脈主動脈瓣置換術護理及心血管介入護理科技創新等關鍵議題,邀請領域內專家護理學者分享前沿成果與實踐經驗,旨在為與會者搭建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推動心血管護理學科高質量發展,提升護理服務水平,保障患者健康。 以下是現場精彩瞬間,分享給大家。
心血管護理與技術論壇
論壇主席
侯桂華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論壇壇主
王英 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
會期伊始,由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王英老師對論壇進行主持,王英老師表示,護理團隊以專業技術和人文關懷貫穿術前、術中、術后全周期,是患者康復的堅實后盾。本次論壇匯聚前沿理念與實踐經驗,通過學術報告、技術探討與多學科對話,深化護理專業共識,激發創新動能。期待與會者以開放協作之姿,共謀護理技術革新與學科發展,為提升心血管護理健康水平注入新活力。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侯桂華老師做了開場致辭,侯老師對與會專家同仁致以熱烈歡迎,強調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性及護理工作在介入治療全流程中的關鍵作用,指出護理人員通過專業技術和人文關懷為患者筑牢生命防線。論壇聚焦前沿主題,通過學術分享、案例研討等多元形式搭建交流平臺,旨在推動技術創新與護理質量提升,呼吁與會者積極互動合作,共同促進心血管介入護理事業發展。最后侯老師祝愿本次論壇成果豐碩,惠澤行業!
Session 1 “心”前沿,“心”展望
解放軍總醫院辜小芳老師和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李曉明老師共同主持session1-“心”前沿,“心”展望。
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郭卉主任分享了冠脈鈣化病變治療的新器械進展。鈣化病變會增加PCI難度和風險,其評估方法包括冠狀動脈造影、IVUS和OCT等。治療器械有常規工作球囊、非順應性球囊、切割球囊、棘突球囊、冠狀動脈斑塊旋磨術(ROTA)、準分子激光冠狀動脈斑塊消蝕術(ELCA)和冠狀動脈血管內碎石術(IVL)。IVL技術安全有效,獲多項認證,可預處理鈣化病變,改善血管順應性。病例展示了IVL在復雜鈣化病變中的應用,強調了其在介入治療中的重要性。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徐建鳴主任分享了醫院等級評審對專科護理能力建設的促進作用。評審標準涵蓋醫院規模、運行、學科能力、醫療服務、科研教學和技術能力等方面。護理評審中需關注護理質量、安全事件、專業質控、單病種考量和重點技術。現場檢查包括數據核查、評價方法和持續改進。護理迎評需通讀標準、做好制度性文件、讀懂質量控制指標、了解專科技術能力指標和找到改善突破口。徐主任表示,優質護理是優質衛生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需保障患者安全,提升學科專業水平,關注患者就醫體驗。
北京大學護理學院李明子教授介紹了心血管領域高級護理實踐(ANP)的發展。李教授指出ANP是護理實踐的重要分支,以患者為中心,應用擴展的護理能力改善健康結果。國際護士協會(ICN)定義了ANP的范圍和要求,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已開展ANP項目。中國護理行業對高層次護理人才需求迫切,需立足國家需求,發揮專業特長,推動ANP發展,為健康中國貢獻力量。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朱麗老師探討了科技創新對心血管介入護理的推動作用。心血管疾病是我國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介入治療發展迅速,但傳統護理存在操作依賴經驗、輻射暴露風險和耗材管理粗放等問題。朱麗老師提出,科技賦能方面,政策導向推動了手術行為管理系統和耗材管理系統的智能化升級。新技術如“零噪聲”DSA、智能語音控制和介入機器人等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和精準度。護理展望方面,需培訓高級實踐護士、鼓勵護理專利申請、加速信息化研究、提供預見性護理、關注交叉領域研究,構建更安全、精準、人性化的心血管護理未來。
Session 2 “心”標準,“心”規范
北京電力醫院荊麗敏老師和武漢亞心總醫院張月老師共同主持session2-“心”標準,“心”規范。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陸蕓嵐老師解讀了《中國冠心病康復循證實踐指南2024版》,該指南為冠心病心臟康復提供臨床診療和規范管理依據。陸老師表示指南明確了心臟康復的定義、分期、評估方法和干預措施,強調了多學科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心臟康復可降低心血管事件再發生率和死亡率,改善生活質量。指南還對運動風險分層、有氧運動、抗阻訓練、傳統運動訓練、藥物治療依從性、營養評估、心理評估、睡眠管理、戒煙干預、健康教育、重返工作崗位、遠程康復等方面提出了推薦意見,為冠心病康復提供了全面指導。
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溫紅梅老師為與會者介紹了經皮肺動脈去神經術治療肺動脈高壓臨床應用與護理,包括肺動脈高壓(PH)的診斷、治療和經皮肺動脈去神經術(PADN)的相關內容。PH是一種常見心血管疾病,分為五大類,癥狀包括體力下降、乏力、活動氣短等。治療包括基礎治療、靶向藥物和PADN。PADN是一種新型介入治療技術,通過射頻能量抑制肺動脈交感神經活性,降低肺動脈壓力。手術流程包括術前評估、手術準備、右心導管檢查、主肺動脈造影、建立手術軌道、輸送PADN導管、確定靶點并消融、效果驗證等。術后護理包括并發癥觀察與護理,確保患者安全。
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王明明老師介紹了介入中心質量指標的制定及應用。質量指標對控制醫院感染風險、保障醫療安全、推動規范化管理、促進持續質量改進和提升患者滿意度具有重要意義。指標涵蓋流程管理、醫療安全、持續改進、患者服務和感染控制等方面。指標來源包括國家級規范、行業指南、院感科質控目標和護理部操作規范。通過動態調整和落實指標,如SMART原則和落實四步法,可確保介入手術室的高質量發展。王老師提出,未來的發展方向包括構建AI預警系統、邀請患者參與指標設計、持續改進和知識共享。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鄭明霞老師介紹了經腔靜脈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及術中護理實踐。手術過程包括動靜脈同時造影、導絲穿刺、導入大鞘、主動脈根部造影、導絲跨瓣、球囊預擴張、瓣膜置入、封堵動靜脈瘺管等步驟。術后需進行造影和CT檢查。護理策略包括術前準備、術中配合和術后觀察,確保患者安全。鄭老師表示,該手術為高危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護理團隊的緊密配合是手術成功的關鍵。
Session 3 護理主題板塊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侯桂華老師、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陳務賢老師和四川省人民醫院陳付利老師共同主持session3-護理主題板塊。
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賈曉輝老師探討了數智革新:前瞻介入導管室建設的智能化未來。智能化導管室可提升醫療質量與安全、優化資源配置、改善患者體驗。未來趨勢包括AI賦能手術全流程、機器人輔助操作、影像技術全息化、流程重構和沉浸式培訓。智能化應用場景涵蓋人員管理、患者管理、藥品管理、設備管理、手術過程記錄與監控等。賈老師表示,面對信息系統整合不足和操作流程優化問題,需預留擴展空間、合理布局設備、整合智能化設備,推動導管室智能化發展。
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張科靜老師分享了一例PCI術后低血壓的病例。患者為62歲女性,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病史。PCI術后出現低血壓,經檢查排除了心包填塞、低血糖和過敏反應,最終考慮為迷走反射。治療中使用了阿托品和腎上腺素,患者逐漸好轉。病例強調了PCI術后低血壓的常見原因及處理方法,指出腎上腺素是過敏反應的一線用藥,同時需關注對比劑的選擇和管理,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在討論環節,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陳務賢老師和四川省人民醫院陳付利老師圍繞“碘對比劑的安全性選擇”和“200mL碘對比劑在介入護理中的臨床優勢探討”展開討論。針對特殊人群,兩位老師強調需根據患者腎功能(如eGFR閾值)、肝損傷及年齡分層選擇對比劑,通過優化對比劑選擇與管理策略,既能保障患者安全,又能推動介入手術提質增效,為臨床實踐提供科學參考。
討論結束后,《心臟康復護理與實踐》新書發布儀式成功舉辦。現場座無虛席,掌聲雷動,來自全國的護理專家與學者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里程碑時刻。新書甫一亮相,便引發熱烈反響——與會同仁爭相翻閱,贊嘆內容“干貨滿滿”“緊貼臨床護理需求”。更有讀者手持新書排起長龍,熱情邀請主編及編委團隊簽名留念,現場秒變“追星”現場!
這部凝聚心康護理領域前沿理念與實踐精華的力作,不僅為從業者提供了科學指南,更點燃了行業創新發展的新火花!
會議總結
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王英老師對本次論壇進行了總結。王英老師提出,此次論壇的成功舉辦,不僅促進了心血管護理領域的學術交流與合作,更為推動該領域的標準化建設與創新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為患者享受更優質、高效、安全的護理服務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屆“心血管護理與技術論壇”圓滿落幕。論壇期間,與會專家圍繞心血管護理學科的前沿技術、實踐創新、標準規范等關鍵議題展開深入研討,分享了諸多前沿成果與實踐經驗。從復雜鈣化病變治療到智能化導管室建設,從高級護理實踐發展到冠心病康復循證實踐,從介入中心質量指標應用到肺動脈高壓護理,從醫院等級評審到PCI術后護理,從經腔靜脈主動脈瓣置換術護理到心血管介入護理科技創新,論壇內容豐富多元。我們期待未來能有更多這樣的學術盛會,助力心血管護理學科邁向更高臺階,為健康中國建設添磚加瓦!
心血管病護理及技術平臺
聯系電話 | 0512-67339532
聯系郵箱 | cdcttc@ccahouse.org
全面工作
傳播矩陣
FOLLOW US
蘇州工業園區東方華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
電話:0512-68295918
郵箱:info@ccahouse.org
網址:https://www.ccahouse.org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水坊路36號姑蘇會平江館心臟之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