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4月23日,傅聰大使主持聯合國非正式會議,卻突然和美國吵了起來!
美國爭不過我們,氣得直飆中文,“中國言行不一,說一套做一套”,徹底點燃了會議的“戰火”,隨后,她又列“5宗罪”問責中國。
中、美大使因何爭吵?她所謂的“5宗罪”又是什么?
精心設計的“批判會”
這次會議的主題,本來是講美國近期的“對等關稅”,2023年,拜登暫停了對華加征關稅,可特朗普上臺后,直接對全球發起“關稅戰”,威脅歐洲、東南亞國家。
這種單邊主義、霸凌行徑破壞了各國的正常貿易,我們選擇在聯合國批判它,是因為聯合國是多邊的、開放的,是打破美國單邊霸權的最佳場所。
傅聰大使在開場白中表示:美國把關稅當作政治武器,把“美國優先”凌駕于國際規則之上,是對國際法的“肆意踐踏”,損害的不僅只有中國的利益,更動搖了全球貿易的根基。
傅聰坐在主席臺,看著80個國家的代表,最終,一位美籍華裔的代表吳婷站了出來,她代表美國講話,用中文拋出了一句“中國言行不一,說一套做一套”。
緊接著,她又反擊中方,列出了所謂的“5宗罪”!
第一罪,指責中國“以非關稅手段傷害美國農民”,她不講美國發起“關稅戰”,也不講美國如何針對中國,只把中方對美進行反制(減少對美大豆的進口)講成了“單方面攻擊”。
她忽視了這個“大前提”,稱得上是單純的“污蔑”,中方堅持互利共贏,和我們交好的國家都可以從我國獲益,但美國卻針對我國,如今卻來反咬一口。
中方與美國交易,并不是我們需要大豆,而是為了共贏,從數據上看,我國減少對美大豆的進口后,扭頭就找到了巴西,雙方的交易也很愉快。
第二罪,污蔑中國“利用國家補貼制造過剩產能”,一直以來,美國對農業、航空、高新技術產業都有補貼,但它卻認為中國的新能源產業產能過剩,這種雙標暴露了美國的焦慮。
仍記得,拜登的《芯片與權利法案》,為了遏制中國科技的發展,拜登對國內產業發放補貼、制定優惠政策,但只有一個要求:禁止與中國交易、提供技術,這種行為難道沒有利用國家補貼嗎?
第三罪,操控國際金融機構“擴大影響力”,吳婷認為,中國用亞投行等金融機構“收買人心”,給其他國家提供優惠,但她卻對美國操縱IMF、世界銀行選擇性失明。
第四罪,以“發展中國家”的身份“控制他國”,中國友好非洲皆知,當年,非洲兄弟把我們“抬進了聯合國”,我們愿意支持它們發展,給他們投資,幫他們建設。
但我們的基建投資卻被老美曲解為“新殖民主義”,這種言論實在貽笑大方,美國在非洲有幾十個軍事基地,而我們只有1個,還是為了當地的維和,究竟是誰在“控制”非洲的資源呢?
第五罪,濫用聯合國2758號決議“威脅南海穩定”,南海是中國的領土,無需辯駁,但美國在菲律賓建立多個軍事基地、部署導彈,聯合日本、澳大利亞在南海演習,究竟意欲何為?
美代表在會上大談菲律賓、黃巖島和所謂“南海仲裁案”,強調“美國與菲律賓站在一起”,又在謀劃什么?
傅聰的反擊
面對吳婷咄咄逼人的指控,傅聰的回應堪稱是外交藝術的典范,傅聰毫無猶豫地揭露了美國“關稅霸權”的本質,美方對全球多國發起“對等關稅”,卻指責中國“不公平貿易”,這是典型“只許州官放火”。
緊接著,中方再宣讀數據,粉碎了美方所謂的“中國威脅論”,我國在美國也有許多投資,創造了260萬個就業崗位,而且我們對非洲援助,也沒有任何的政治條件,哪是“新殖民主義”?
反觀美國,雖然口頭上說要引領“全球尊嚴革命”,讓援助成為“民主紅利”,但卻不想提供任何經濟援助,是典型的“嘴炮大國”的做派。
而且,美國援助“口惠而實不至”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其他國家也不愿意相信這種“高大上”的倡議,除此之外,美國的援助附帶“毒丸條款”,比如禁止受援國接受別國的疫苗援助。
針對吳婷對南海問題的攻擊,傅聰再次亮明“一個中國”紅線,強調: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是中國的核心利益,如果美方繼續玩火,必將引火燒身。
有多人疑惑;為什么美國要派一位華裔發言,還使用中文,這背后有其他陰謀!
制造一個“內部人背叛”的戲劇效果,美國可以利用吳婷華裔的身份,增加自己指控的“可信度”,讓世界各國看到,“中國內部都存在反對的聲音,怎么管理國際事務?”
還可以試探中國的輿論反應,在聯合國這一幕,必定會被各國媒體傳播,制造“中國被本國裔官員批評”的假象,但是,正是這種策略,恰恰暴露了美國的焦慮。
“五宗罪”漏洞百出
一直以來,美國憑借經濟制裁、科技封鎖、軍事威脅他國,他一邊要求中國“遵守規則”,但自己卻為所欲為,退出了WHO、巴黎協定,不接受聯合國的監督。
而且美國經?!皵祿旒佟保^的“中國操縱國際金融機構”,卻亞投行卻吸引了110個成員國,這表明亞投行不僅沒有被操控,反而給世界各國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上世紀,美國聯合歐洲,迫使日本簽署了《廣場協議》,導致日元升值,日本也陷入了“失去三十年”,經濟陷入萎靡,如今卻指責中國“不公平競爭”,令人啼笑皆非。
吳婷攻擊中國“濫用2758號”決議,卻忽略了一個事實:正是有了這個決議,才徹底終結了臺當局在聯合國的代表權,美國當年想通過“雙重代表權”的提案分裂中國,最終也失敗而歸。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如今,美國再次挑起“南海爭議”,本質仍是美國對“一個中國”原則的侵蝕。
中美在會議上爭吵后,其他國家都沉默了,爭取保持中立,它們既依賴中國的市場,又畏懼美國的制裁,只能選擇戰略性中立,但也有國家為中國發聲。
俄羅斯代表明確表態:美國的關稅政策是經濟恐怖主義,歐盟對美國鋼鐵關稅的抱怨聲越來越大,巴西總統盧拉公開批評美國“將拉美當作后院”的歷史已結束,沙特加入金磚國家,石油美元體系也松動。
結語
中、美在聯合國的爭執,不僅僅只是一場“口水戰”,更傳遞著中方的立場,也代表發展中國家對公平、正義的渴望。
未來,世界不會再是單極的、霸權的,也不是“新冷戰”的重演,因為最終決定歷史走向的,不是炮艦與關稅,而是人心與道義!
信息源:中國代表在聯合國駁斥美方無理指責和霸凌行徑,奉勸美方“不要玩火” 環球網 2025-04-24
信息源:中國代表在聯合國駁斥美方無理指責和霸凌行徑,奉勸美方“不要玩火” 環球網 2025-04-24
信息源:中國代表呼吁攜手沖破單邊主義和霸凌行徑逆流 光明網 2025-04-24
信息源:中國代表呼吁攜手沖破單邊主義和霸凌行徑逆流 光明網 2025-04-2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