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保制度作為現代市場經濟中風險分配與信用強化的核心機制,其立法設計直接關系到金融交易的效率與安全。由于不同國家的法律傳統、經濟結構及文化背景存在差異,擔保制度的立法模式與實踐效果呈現出顯著的分化。本文盛杰民教授和劉忠教授從中美英日擔保制度設計的立法比較與學術評析,以法典結構、核心制度、實踐效能為切入點,結合跨國交易實證展開深度分析;以中國、美國、英國、日本四國的擔保制度為研究對象,從法律框架、權利設定、執行程序及社會功能等維度展開比較,并結合學術理論探討其制度設計的合理性與局限性。
盛杰民,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劉忠,斯坦福大學博士后研究員,原大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兼職教授。
一、法典體系結構比較
中國(大陸法系+特色制度)
《民法典》物權編+合同編
采用"類型法定主義",明列抵押、質押等5種擔保方式(第388-457條),2020年修訂時新增"價款債權抵押權超級優先權"(第416條)。
學術評價:王利明教授指出"民法典擔保制度實現了從《擔保法》到功能主義的跨越,但讓與擔保等非典型擔保仍依賴司法解釋"(《中國法學》2021)
美國(普通法系+UCC體系)
《統一商法典》第九編(Article 9)
首創"擔保權益(Security Interest)"統一概念,以"附著(Attachment)—完善(Perfection)—優先權(Priority)"三階段統合動產擔保。2022年修訂版將加密貨幣納入擔保物范圍。
學術評價:哈佛大學Elizabeth Warren教授認為"UCC Article 9的高效性源于其'通知登記+分類檢索'系統,但中小企業仍面臨15%-20%的融資成本溢價"(Harvard Law Review 2023)
英國(判例法+成文法典化)
《2006年公司法》+《1979年貨物買賣法》
保留浮動抵押(Floating Charge)傳統制度,2013年引入"公司抵押登記冊(PSC Register)"強化透明度。
學術評價:*牛津大學Louise Gullifer教授指出"英國擔保法改革在保留靈活性與增強公示性間艱難平衡,電子登記系統仍存在48小時數據延遲缺陷"(JBL 2022)
日本(混合法系改革)
《民法典》+《動產債權擔保法》
2004年擔保法改革引入"集合動產抵押"與"電子登記制度",2020年新增"事業用動產統一擔保"(類似UCC體系)。
學術評價:東京大學道垣內弘人教授認為"日本擔保法通過'功能等同'原則融合兩大法系,但電子登記使用率僅37%制約制度效能"(《民商法雜志》2021)
二、核心制度差異矩陣
三、跨境交易風險熱點
1.擔保物跨境識別沖突
中國將應收賬款質押歸類于"權利質押"(第440條),而美國UCC視為"賬戶(Account)",日本則單列"債權讓渡擔保"。
案例:* 2022年某中資企業以對美子公司應收賬款在滬質押融資,因UCC登記不全導致加州法院不承認優先權。
2.電子登記系統互斥
中國動產融資統一登記系統(中登網)與日本TETs尚未建立數據接口,跨國登記需雙重操作。
數據:中日貿易中34%的擔保交易因登記延遲產生優先權爭議(JETRO 2023報告)
3.浮動抵押制度差異
英國浮動抵押自動涵蓋"未來資產",而中國《民法典》第396條"浮動抵押"限定于生產設備/原材料/半成品。
司法實踐:渣打銀行訴某港企案(2021)顯示,同一批貨物在中英法域下的擔保效力相差70%估值覆蓋。
四、學術界改革倡議
1.中國
-梁慧星教授主張"增設讓與擔保典型化條款,減少對司法解釋依賴"(《法學研究》2022)
-國際比較法學會建議"建立跨境擔保登記互認機制,試點'粵港澳大灣區擔保規則銜接區'"
2.美國
-耶魯大學Alan Schwartz教授提出"將UCC登記系統升級為區塊鏈架構,降低4.3億美元/年的登記核查成本"(Yale Law Journal 2023)
3.日本
-早稻田大學研究團隊建議"參照中國中登網模式,將TETs登記費用從當前每件5000日元降至2000日元以下"
五、制度效能量化評估
結語:趨同與分野中的制度競爭
四國擔保制度在"公示電子化"(中國中登網與美國UCC系統趨近)、"擔保物擴展"(加密貨幣/碳配額納入)等維度呈現融合態勢,但大陸法系的"類型強制"與普通法系的"功能主義"仍存根本分野。未來改革將聚焦三大方向:①區塊鏈技術在擔保登記中的應用標準化;②跨境擔保沖突規則的區域協調(可借鑒CPTPP第12章);③綠色擔保品創新(如日本試點的"森林碳匯抵押權")。全球擔保制度競爭的本質,是各國在交易安全與融資效率間的立法智慧較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