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聯(lián)
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聯(lián)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xiàn),請知悉。
愛情是美好的,但現(xiàn)實往往不是。
他說:“我家里有個弟弟,父母身體不好,我要供他讀書,你介意嗎?”
我心頭微顫,笑著說:“這很好啊,你真孝順。”
直到見了他的家人,聽了阿姨的話,我的心悄悄結了冰。
那天回去,母親只問了我三個問題,我的眼淚便不受控制地流下,次日我便和男友提了分手。
01
我叫小靜,是一家設計公司的平面設計師。
那年春天,我在一次行業(yè)交流會上認識了陳桓。
他站在角落里,安靜地聽著演講,偶爾在筆記本上記下幾筆。
與會場中夸夸其談的人不同,他的沉穩(wěn)讓我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你好,我是陳桓,一名程序員。”交流環(huán)節(jié)時,他主動向我走來,聲音溫和而有力。
“小靜,平面設計師。”我微笑著回應。
那天晚上,我們交換了聯(lián)系方式。
簡單的自我介紹后,我們發(fā)現(xiàn)彼此都喜歡獨立電影、攝影和探索城市角落的小咖啡館。
“周末有空嗎?我知道一家新開的展覽,關于城市與人的互動裝置藝術。”他在周四晚上發(fā)來信息。
“有空,很感興趣。”我回復得很快,心跳莫名加速。
周六下午,陽光正好,陳桓準時出現(xiàn)在約定地點。
他穿著簡單的白襯衫和牛仔褲,整潔而不做作。
“給你。”他遞給我一杯焦糖拿鐵,“記得你上次提到喜歡這個。”
這個細節(jié)讓我心里一暖。
展覽比我們想象的更有趣,我們在各種裝置前駐足,交流著彼此的看法。
“我喜歡這種設計,它讓科技與藝術完美融合。”陳桓指著一個互動投影裝置說。
“是啊,既有科技的精確,又不失人文的溫度。”我認同地點頭。
一整個下午,我們的談話從未間斷,像是認識了很久的老友重逢。
接下來的日子,我們約會的頻率越來越高。
電影院、咖啡館、公園、書店,城市的每個角落都留下了我們的足跡。
“你知道嗎?我特別喜歡你專注工作的樣子。”一次他看我熬夜完成設計稿時說。
“我也喜歡你解決問題時皺眉的樣子,特別認真。”我笑著回應。
三個月后,我們自然而然地確定了關系。
陳桓不是那種浪漫夸張的情人,但他的體貼和可靠讓我感到無比安心。
“小靜,你冷嗎?”秋天的第一場雨,他脫下外套披在我肩上。
“你的手冰涼,我來暖一暖。”冬天的馬路上,他把我的手放進他的口袋。
“這個設計有點麻煩,我來幫你看看吧。”我加班時,他會帶著宵夜出現(xiàn)在公司門口。
他的愛不是用言語表達的,而是融入日常的點點滴滴。
一年的時間里,我們經(jīng)歷了彼此的生日、節(jié)日、加班和生病。
每一次小小的危機都讓我們更加親密。
我開始想象與他共度一生的畫面。
我想,我真的找到了那個對的人。
愛情的蜜月期總是美好而短暫的。
交往一年三個月后,我們開始討論未來。
那天,我們坐在他租住的小公寓里,剛吃完晚飯。
“陳桓,你有想過我們的將來嗎?”我輕聲問道。
他放下手中的茶杯,神情變得認真。
“想過,我覺得我們很合適。我希望能和你一起走下去。”
“我也是這么想的。”我靠在他肩上,感到幸福。
“不過...”他停頓了一下,“我覺得我們需要先了解彼此的經(jīng)濟狀況。”
“好啊,坦誠一點總是好的。”我點點頭。
“我目前的年薪是20萬。”他直接說道。
這個數(shù)字比我想象中低一些,但也在合理范圍內。
“比我多一點,我現(xiàn)在年薪18萬。”我如實相告。
“還有一件事,我需要告訴你。”他的表情變得有些糾結,“我每個月都會給家里寄錢,主要是支持我弟弟上大學。”
“這很正常啊,家人之間互相幫助。”我理解地說。
“不是小數(shù)目。”他嘆了口氣,“大約我收入的三分之一都給了他。”
我心里咯噔一下,但馬上告訴自己不要小氣。
“你弟弟在讀什么專業(yè)?”我問。
“醫(yī)學,今年剛上大二。學費和生活費都不少。”
“那還需要三年才能畢業(yè)。”我默默計算著。
“是的,我父母都是工人,收入有限。弟弟從小學習好,考上了重點醫(yī)學院,我不想讓家里的條件限制了他的未來。”
聽到這里,我的心情變得復雜。
一方面,我欣賞陳桓的責任感;另一方面,我不禁開始擔憂我們的未來。
“你很孝順,很有責任感。”我由衷地說。
他握住我的手:“謝謝你的理解。”
02
但那晚回家后,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
我開始算一筆賬:如果我們結婚,兩人收入加起來38萬,扣除陳桓給弟弟的錢,實際可支配收入約31萬。
在這座一線城市,買房、養(yǎng)家的壓力不小。
但我又告訴自己,錢不是最重要的,陳桓的品質更難得。
第二天,我決定暫時把這些顧慮放在一邊。
畢竟,愛情不該被金錢左右。
隨著關系的深入,我們開始更具體地規(guī)劃未來。
周末下午,我們在一家咖啡館坐下,面前攤開的是幾張寫滿數(shù)字的紙。
“按照目前房價,我們至少需要準備80萬首付。”陳桓認真地分析。
“我現(xiàn)在手里有30萬存款。”我說。
“我有25萬。”他說,“不過接下來三年,我可能存不了太多。”
“因為要資助你弟弟?”
“是的,每年至少要拿出6萬多給他。”
我輕輕嘆了口氣:“那我們可能需要再等幾年才能買房。”
“對不起,小靜。”他握住我的手,眼中充滿歉意,“如果不是家里的情況,我們現(xiàn)在就能開始準備婚房了。”
“沒關系,我理解。”我努力微笑,“家人也很重要。”
他感激地看著我:“等弟弟畢業(yè)工作了,情況會好轉的。”
“嗯,我們可以慢慢來。”
盡管嘴上這么說,我心里還是有了一絲不安。
“那我們什么時候見家長呢?”我試探著問。
“其實我已經(jīng)和家里說過你了,他們很想見你。”陳桓笑著說,“下個月我弟弟生日,要不我們一起回去?”
“好啊,我也該見見未來的家人了。”我點頭同意。
日子一天天過去,見家長的日期越來越近,我的心情越來越緊張。
我精心挑選了禮物:給陳桓父母買了保健品,給他弟弟陳越準備了一套醫(yī)學專業(yè)書和一款電子輔助學習工具。
“你太細心了。”陳桓看到禮物時感動地說,“我媽一定會喜歡你的。”
我希望如此。但不知為何,我心底總有一絲不安。
周六早晨,我們乘坐高鐵前往陳桓的家鄉(xiāng)。
一路上,他詳細介紹著家人的情況和喜好。
“我爸性格內向,不太愛說話,但心地很好。”
“我媽比較傳統(tǒng),有時候話直,但不是故意的。”
“我弟弟陳越,從小學習好,有點內向,可能一開始不太善于表達。”
我認真地記在心里,希望能給陳桓家人留下好印象。
下午兩點,我們到達了陳桓家。
一棟普通的老式小區(qū),五層樓房,沒有電梯。
“到了,三樓。”陳桓幫我提著行李和禮物。
門開了,一位中年婦女站在門口,臉上帶著審視的目光。
“媽,這是小靜。”陳桓介紹道。
“阿姨好。”我微笑著打招呼,雙手遞上精心準備的禮物。
“嗯,進來吧。”周敏接過禮物,語氣平淡。
屋內簡樸整潔,墻上掛著全家福。照片中,陳越站在中間,全家人笑容燦爛。
陳桓的父親陳叔叔坐在沙發(fā)上,見到我忙站起來。
“叔叔好。”我禮貌地問候。
“你好你好,陳桓常提起你。”陳叔叔笑著說,比周敏熱情許多。
“弟弟呢?”陳桓四處張望。
“在房間學習呢,我叫他。”周敏轉身走向里屋,“越兒,你哥帶女朋友回來了,出來見見。”
幾分鐘后,一個瘦高的年輕人走出來,穿著名牌T恤和休閑褲。
“嫂子好。”陳越微微點頭,眼神中帶著一絲距離感。
“你好,生日快樂。”我微笑著把禮物遞給他,“聽說你學醫(yī),希望這套書能幫到你。”
“謝謝。”他接過禮物,表情有些冷淡,只是簡單看了一眼就放在了一邊。
周敏看了看時間:“快五點了,我去做飯,你們先坐。”
“阿姨,我來幫忙吧。”我主動說道。
“不用,你是客人。”周敏直接拒絕,走進了廚房。
客廳里,氣氛有些尷尬。
陳桓試圖活躍氣氛:“越兒,學習怎么樣?上次期中考試成績出來了嗎?”
“還行,專業(yè)第三。”陳越滿不在乎地說。
“很棒啊!”陳桓笑著說,“繼續(xù)加油。”
“哥,我的筆記本電腦有點跟不上了,同學們都在用新款的。”陳越突然說。
“多少錢?”陳桓立刻問。
“一萬二左右吧,醫(yī)學軟件要求高。”
“好,下個月發(fā)工資我給你打過去。”陳桓毫不猶豫地答應。
我坐在一旁,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一萬二,幾乎是陳桓一個月的工資。
03
晚飯時,周敏做了一桌豐盛的菜。
席間,大家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
“小靜,你做什么工作啊?”周敏終于問道。
“我是平面設計師,在一家廣告公司上班。”
“工資高嗎?”周敏直接問。
“媽!”陳桓有些尷尬地制止。
“問問而已,結婚不得考慮經(jīng)濟問題嗎?”周敏理直氣壯。
“我現(xiàn)在年薪18萬左右。”我如實回答。
“哦,不錯。”周敏點點頭,目光掃過我手腕上的手表,“喜歡買名牌?”
“這是去年獎金買的,平時很少消費。”我解釋道。
“年輕人嘛,適當享受生活也好。”陳叔叔打圓場,“小靜看起來很懂事。”
飯后,陳越回房間學習,陳叔叔去客廳看電視。
我主動留下來幫周敏收拾廚房。
“阿姨,我來洗碗吧。”我卷起袖子。
周敏沒有拒絕:“也好。”
我一邊洗碗,一邊試圖與她拉近關系:“阿姨做的菜很好吃,陳桓很幸福。”
“他命苦。”周敏突然說,“從小學習好,本可以考更好的大學,為了省錢去了本地學校。”
我不知如何接話,只能認真聽著。
“現(xiàn)在工作了,還要照顧弟弟。我們家就指望越兒出人頭地了。”周敏繼續(xù)說。
“陳桓也很優(yōu)秀。”我忍不住為他辯護。
“當然,他是好孩子。”周敏放下手中的抹布,“小靜,我有話直說,你嫁到我們家,是有些委屈你。”
我心一緊:“阿姨?”
“陳桓不止要供弟弟讀完大學,將來我們老兩口也要他照顧。他弟弟讀醫(yī)科,畢業(yè)后可能還要繼續(xù)深造。我們家條件不好,全靠陳桓。”
我感到一陣窒息:“我理解,家人之間是要互相幫助...”
“理解是一回事,做到是另一回事。”周敏打斷我,“我見過不少媳婦剛開始說理解,結婚后就變了。”
我不知該如何回應,只能低頭繼續(xù)洗碗。
那天晚上,我和陳桓被安排住在他的舊臥室。
躺在床上,我久久無法入睡。
“怎么了?”陳桓察覺到我的輾轉反側。
“沒事,可能不習慣環(huán)境。”我勉強笑了笑。
“我媽是不是說了什么?”他敏銳地問。
“沒有,她挺好的。”我不想讓他難做。
陳桓抱住我:“對不起,我知道今天你不太開心。”
“沒關系,家人之間需要時間相處。”我靠在他肩上,心里卻已泛起波瀾。
回城后,我和陳桓的關系表面上和從前一樣。
但那次見家長后,我心中的不適像種子一樣生根發(fā)芽。
04
一個周末,我約了閨蜜林茉見面。
咖啡廳里,我把所有的困惑都傾訴給她。
“他每月要拿收入的三分之一給弟弟,還要負擔未來父母的贍養(yǎng)問題。”
“我不介意他孝順,但我擔心結婚后,我們的家庭永遠排在第二位。”
林茉聽完,認真地看著我:“說實話,這確實是個問題。”
“我該怎么辦?我愛他,但我也害怕未來。”
“愛情需要兩個人共同面對生活,不是一個人單方面付出。”林茉直言不諱,“如果你覺得自己承受不了,趁早分手也未嘗不可。”
“可是...”我猶豫著。
“我認識一個姐姐,嫁的老公也是這種情況。結婚五年了,為了給小叔子買房,他們至今租房住。每次想買點東西,老公都說錢緊。現(xiàn)在有了孩子,經(jīng)濟更緊張,天天吵架。”
我沉默了。
“當然,這只是一種可能。也有感情好,互相理解的例子。關鍵是你能接受到什么程度。”林茉補充道。
“那我該和陳桓談談嗎?”
“一定要談,婚前不解決,婚后只會更麻煩。”
回家后,我反復思考著林茉的話。
猶豫了幾天后,我決定再問問母親的意見。
母親一直是我生命中的智慧燈塔。
從小到大,每當我面臨抉擇,她總能給我最中肯的建議。她的人生閱歷和敏銳的洞察力,讓我在迷茫時總能找到方向。
周日,我回到父母家。
推開門的那一刻,熟悉的飯菜香氣撲面而來,仿佛能撫平所有焦慮。父親正在客廳看報紙,見到我回來,溫和地點了點頭,又繼續(x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母親從廚房里探出頭來:“回來了?正好,飯馬上就好。”
午飯比平時豐盛,我知道這是母親的關心方式。
飯桌上,我盡量表現(xiàn)得輕松自然,不想讓父母擔心。父親講了幾個單位里的趣事,我也配合地笑了笑,但心事卻難以完全掩飾。
“媽,我有問題想問問您。”午飯后,我和母親坐在陽臺上。
陽光透過薄紗窗簾灑落在地板上,形成斑駁的光影。
母親給我倒了杯熱茶,自己也坐下來。
“怎么了?看你臉色不太好。”母親關切地問,眼睛直視著我,仿佛能看透我所有的不安。
我深吸一口氣,慢慢地說出了這些天一直困擾我的事情。
我把陳桓的情況,他的家庭負擔,以及我的顧慮都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母親。
“他人很好,我們在一起很幸福。但我擔心未來...”說到這里,我的聲音有些哽咽。
那些藏在心底的憂慮,一旦說出口,就變得更加真實而沉重。
母親只是靜靜地聽完,并沒有立即表態(tài)。
過了一會兒,她端起茶杯,輕抿一口:“你愛他嗎?”
“愛。”我迅速并肯定地回答。
“那你為什么猶豫?”
“因為現(xiàn)實問題。他每個月要給弟弟大量生活費和學費,未來還要贍養(yǎng)父母。我們的經(jīng)濟壓力會很大,買房、生子都會受影響。”
“這確實是個問題。”母親點點頭,“不過,我不會告訴你該怎么選擇。”
“媽,我需要建議。”我有些著急。
“建議代替不了你自己的思考。”母親溫和地說,“我只想問你三個問題,答案在你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