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云南頻道
尹馨
“五一”出游,如何避開人潮洶涌,尋找小眾旅游目的地?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紅河縣,或許就是你的心儀之選,這座建在河谷山巔的“冷門”小城里,藏著絕佳的“出片”秘籍。
撒瑪壩梯田十分壯觀。人民網 尹馨攝
當前,撒瑪壩萬畝梯田、綠樹格梯田、尼美梯田等迎來春水灌田的絕佳觀賞期。紅河縣將“非遺農耕+沉浸體驗”創新融合,于4月26日至5月5日舉辦云南省民族團結進步大舞臺暨紅河縣開秧門·仰阿娜系列文化活動,向世界展示哈尼族千年農耕智慧與多彩民族文化。
“開秧門”是哈尼族傳統農耕文化中的重要節日,而“仰阿娜”則是哈尼族奕車人的專屬節日。紅河縣將借助“開秧門”和“村長有請”系列活動,正式揭開春耕的序幕。在梯田云海間,游客不僅能觀摩完整的農耕禮儀,還可體驗插秧、摸魚、撿蛋、打秋千等農事活動,沉浸式感悟哈尼梯田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構”的生態智慧。
萬人樂作舞。紅河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以舞會友,以歌傳情,民族藝術展演將是本次活動的一大亮點。5月1日,紅河縣蓮花大道將上演震撼的萬人樂作舞。“樂作”即為“大家一起跳樂”的意思,這是集歌、舞、樂為一體的哈尼族、彝族古老的民族民間傳統舞蹈,動作簡潔而熱情洋溢,無論是舞者還是觀眾,都能感受到那份源自心底的快樂。同時,民族服飾走秀和“仰阿娜”民族之花評選活動,展現著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的結晶,共同繪就一幅各民族和諧共生的生動圖景。
哈尼長街宴。紅河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此外,“舌尖上的非遺”也不容錯過。活動期間,哈尼長街宴上將擺滿以黃糯米、梯田稻花魚、梯田鴨等為食材烹制的的美食,大家圍坐在一起,舉杯共飲,共享美食。游客還可跟著傳承人學習竹編、土法制陶、民族刺繡的制作技藝,通過“活態展示+沉浸體驗”,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可觀可觸。
“五一”紅河縣旅游線路推薦。紅河縣融媒體中心制圖
紅河縣環梯田旅游目的地推薦
國家4A級旅游景區馬幫古城:位于紅河馬幫僑鄉——迤薩鎮,是一座充滿歷史韻味的馬幫文化博物館。這里的建筑融合了中西風格,展現了獨特的城堡式和庭院式民居。
十二龍泉梯田:甲寅鎮他撒村十二龍泉梯田是5月2日“開秧門”展演活動的主場地,在這里,游客可以見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奇觀,可以嘗一口甘甜、涼爽的山泉水,還可以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品哈尼農耕文化,見證“秧姑娘”與“田小伙”的梯田婚禮。
國家4A級旅游景區撒瑪壩萬畝梯田:1.6萬多畝梯田集中連片,4300多級梯田首尾相連,從海拔600米至1800米,百余米的海拔落差使各家各戶的曬臺成為天然的觀景平臺,是游客看日出、觀云海、賞梯田的理想之地。
寶華鎮龍瑪村:背靠落恐尖山,面向撒瑪壩萬畝梯田,2021年5月16日被評為“云南省旅游名村”。這個哈尼村寨依托千年哈尼梯田的美麗風光和農耕文化底蘊,推出了“云南村長有請”鄉村文旅項目,到梯田里撿鴨蛋、田埂邊騎馬散步、梯田里摸魚“去班味”,讓游客體驗“趕集”的熱鬧。
樂育鎮尼美梯田:平均海拔在1400米以上,常年云霧繚繞。站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梯田上,隨手一拍就是一張屏保壁紙。
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梯田如同調色盤。人民網 尹馨攝
“我們將以節日為媒,圍繞哈尼梯田和馬幫古城,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讓古老的民族文化煥發生機。”紅河縣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永福表示,借助此次活動時機,紅河縣將推出“齊聚梯田邊 歡慶開秧門”精品旅游環線,鼓勵和支持鄉鎮舉辦具有本地區本民族特色的節慶活動,提升紅河縣的文化軟實力和旅游吸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