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體育報記者 馮蕾文/圖
“如皋是一座浸潤著健康基因的城市。這里百歲老人比例位居全國前列,‘長壽密碼’中離不開對體育精神的傳承和對健康生活的追求。”在日前舉辦的2025年全國老年人健身球操教練員健身骨干指導活動上,江蘇省如皋市政協相關負責人說。
如皋市老年人文化體育協會自1994年5月成立以來,便肩負著推動全市老年人文化體育事業發展的重任。2015年10月,經如皋市委常委會決定,協會更名為如皋市老年人文化體育協會。這一更名不僅是對協會過去努力的認可,更是對其未來發展的期許。
31年來,協會始終致力于擦亮如皋老年人文體健身品牌和長壽文化品牌,以市老干部活動中心、市文化館、奧體中心、鎮級文體站及社區健身廣場為活動陣地,與各場館建立長期合作機制。老年朋友在這里或載歌載舞,或以球會友,享受著文化體育帶來的樂趣。目前,如皋市老年人文體協會已成為全國老年文體事業的知名組織,擁有35支文藝團隊和44支體育團隊,覆蓋太極拳、氣排球、健身腰鼓、持杖健走等特色項目。
“協會的宗旨就是‘融合助力健身,貢獻銀發力量’。”如皋市老年人文體協會會長邵曉泉說,“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老年人老有所樂,老有所為,更好地滿足他們在文體活動方面的各類需求。”
在協會的精心組織下,如皋市年均舉辦老年人賽事活動30余場次,每年送戲下鄉42場,服務覆蓋全市13個鎮(區、街道)的42個社區(村),惠及老年群體超10萬人次。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還促進了社區文化的繁榮與發展。
文藝與體育如同兩駕馬車,驅動著協會不斷前行。在文藝惠民方面,協會始終堅持抓好團隊建設、文藝創新大賽和送戲下鄉三方面的工作。每年舉辦一年一度的文藝創新大賽,精選40多臺節目參賽,推出優秀節目參加送戲下鄉活動。各文藝團隊主動融入社區(村)的社群活動,全年演出200多場次,觀眾超10萬人次。
“我們團隊的節目都是自編自導自演的,大家樂在其中,也鍛煉了身體。” 協會文藝活動負責人蔡月紅說。
在體育競技方面,協會同樣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近年來,協會組織持杖健走隊、氣排球隊等參加國家、省級賽事,屢獲佳績。協會成功打造“全國老年人氣排球之鄉”“全國老年人持杖健走示范基地”“江蘇省太極之鄉”等品牌,并于2023年獲江蘇省老體協 “特殊貢獻獎”,是全省唯一獲此殊榮的縣級單位。
“2023年6月,協會組織持杖健走隊33人成立江蘇代表團,出征第四屆全國老年人體育健身大會持杖健走交流活動,斬獲了多個獎項。”邵曉泉自豪地說,“這不僅是對協會工作的肯定,也是對如皋市老年人體育競技水平的認可。”
除了持杖健走項目外,協會還積極參加各類健身秧歌、乒乓球、桌上冰壺球等比賽,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展示了如皋市老年人的體育競技水平,體現了他們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在協會發展過程中,夯實基礎、普及提高始終是協會工作的重中之重。”邵曉泉表示,為了普及推廣老年人喜聞樂見的傳統健身項目,協會邀請全國知名專家授課,近三年來,舉辦了持杖健走、手杖操、健身腰鼓、健身秧歌、廣場舞、八段錦、桌上冰壺球、太極拳等培訓和交流活動。每年培訓600多名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為老年人提供了專業的科學健身指導和服務。
此外,協會每年組織市內交流活動,促進資源共享和共同提高。同時,統籌各區、縣優勢資源,定期舉辦友誼賽、交流活動等,形成常態化互動機制。“我們希望通過這些活動,讓老年人能夠更好地展示自己,享受文化體育帶來的樂趣。”邵曉泉說。
“我們還計劃牽頭對接上海、蘇南等先進地區,開展‘長三角老年體育協作交流計劃’。”邵曉泉透露,“通過組織外出交流學習,拓寬視野,提升能力,為如皋市老年人文化體育事業的創新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如皋市老年人文化體育協會的努力下,夕陽體育的規模日趨發展壯大,老年賽事的品牌紅利效應正在逐步呈現。“長壽之鄉”美譽通過賽事實現進一步破圈,為當地旅游業創造了新的增長點。
來源:中國體育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