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網上下載證書,花20元用紅色封皮包裝,竟然賣給八旬老人2萬元,還聲稱配套“紀念品”的藝術價值與升值空間,以“定期返利”、“高價回購”為誘餌騙取錢財。近日,淄川公安分局根據前期摸排線索,成功打掉一個以專門向老年群體銷售劣質假冒紀念品的詐騙犯罪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8名。
八旬老人20萬養老錢掏空
投資“高價回購”藏品
“警察同志,我母親先后花了20萬元購買紀念品,現在又要花5萬元,我們實在是勸不住了,你們幫幫忙吧...”2025年1月份,孫女士和80歲的白大娘來到了淄川公安分局昆侖派出所磁村警務室。孫女士稱自己的母親已先后購買了20萬元的紀念章、紀念幣還有玉石等收藏品,這次還要花5萬元買紀念品,疑似遇到了詐騙,求助民警共同勸阻。
接到求助后民警了解詳細情況,告知白大娘不要再給對方轉賬。“我買的這些紀念品很有收藏價值,現在不能讓你們知道,等這些紀念幣和像章升值后再讓你們看。”面對民警和家人的一再勸阻,老人卻堅信自己沒有被騙,反而稱民警“耽誤自己賺錢”。
考慮到老人已被騙子洗腦較深,民警立即轉變工作思路,通過搜集整理相關案例、以案釋法的方法,苦口婆心地對老人進行勸阻。“這種購買紀念品詐騙的手法屢見不鮮,大娘,咱攢點錢不容易,可千萬別再給騙子轉錢了啊。”經過民警長達兩個多小時的耐心勸阻,白大娘這才說明了事情的由來。
從300元飆升到8萬元
詐騙分子精心設計布局
2023年8月份,白大娘接到一陌生電話,對方向白大娘推銷紀念像章和紀念幣,并將這些珍藏品以300元的低價賣給她,后期可以上門以高額價格回收,白大娘想著既然對方能高價回收,這樣就可以賺錢了,便答應了對方。
第一筆買賣順利成交后,對方不斷對白大娘展開電話攻勢,最初推銷給白大娘的收藏品價格并不高,但接下來4個月的時間,對方推銷的產品從第一次的300元價格購買像章、紀念幣,飆升到8萬元購買玉石。白大娘在半年的時間先后8次購買所謂的紀念品,共計花費14萬余元。
就這樣到了2024年3月初,推銷員電話聯系白大娘,說要回收前期購買的紀念像章,但需要有收藏證書,證書從他們手里可以買到,有了收藏證才能回收,收藏證需要2萬元。為了賣掉手中的藏品,白大娘與推銷員約定好時間及地點,親手將2萬元現金交給對方,自己也拿到了紅皮收藏證書。不久,推銷員再次聯系大娘,說上次買的收藏證書是像章的,想要賣掉其他的藏品,需要再次購買收藏證書,之后白大娘分別購買了紀念章、玉石的收藏證,這三次花費將近6萬元。
沒想到這短短一年半的時間,白大娘竟然先后花了20萬余元,購買了這些所謂能升值的紀念品和證書,卻不想已經深深陷入了騙子精心設計的騙局。
民警精心研判雷霆出擊
詐騙犯罪團伙一網打盡
接到報案后,淄川公安分局高度重視,立即組織精干警力成立專案組投入偵查。專案組民警從寄件人的個人信息入手,抽絲剝繭,對數千份資金流水、快遞寄遞物流信息穿透分析,經過三個月的努力,民警鎖定了犯罪嫌疑人閆某某、劉某某、潘某某等人的身份信息,一個專盯老年人進行紀念品詐騙的犯罪團伙終于浮出水面。
根據前期摸排線索,專案組民警迅速組織警力開展集中抓捕行動,并趕往外市某區,在經過蹲點守候后,成功將犯罪嫌疑人閆某某、劉某某、潘某某等八人抓獲歸案。
經查,這個詐騙犯罪團伙的辦公地點位于外市某區。該團伙分工明確,打著電商公司的名義,利用老年人對工藝價值認知不足的弱點,通過虛構商品價值并承諾升值后商家將拍賣回收的方式,將商品以高于實際價值的價格賣給老年人,在全國多地實施多起詐騙犯罪活動。
辦案民警在現場查扣了百余件涉案紀念品、收藏證書等所謂藏品,經鑒定均為印刷品或者復制品,并無收藏價值。白大娘手中的那本紀念像章收藏證書,竟然是嫌疑人從網上下載打印,再用紅色封皮包裝的,成本價僅僅20元,被賣到了2萬元。
目前,嫌疑人人閆某某、劉某某、潘某某等8人已被公安機關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來源:淄川公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