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了嗎?最近銅川市王益區就業促進中心搞了個超厲害的網絡招聘會!你家孩子不是想找工作么,快關注關注!”
“網絡招聘會?這咋參加呀?”
“通過‘秦云就業’小程序和微信視頻號直播就能參與。在小程序上,崗位信息一目了然,想找啥工作,一查就有,看到合適的,一鍵就能投遞簡歷。”
4月7日—11日,王益區就業促進中心舉辦了“助力企業發展 搭建就業橋梁”網絡招聘會,在群眾中引發了熱烈的反響。這是王益區圍繞“八場硬仗”攻堅任務而進行的一項有力舉措,此次招聘會借助“秦云就業”小程序和微信視頻號直播雙平臺,實現崗位信息查閱、簡歷一鍵投遞與“直播帶崗”實時互動。陜西澳華瓷業科技有限公司、陜西德博偉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20家涵蓋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食品加工業等多領域的優質企業踴躍參與,提供82個崗位,計劃招聘525人。求職者能通過小程序便捷查閱崗位信息、一鍵投遞簡歷,還能在直播中與企業實時互動,詳細了解崗位詳情。精準對接企業用工需求與勞動者就業意愿,有效緩解企業用工壓力,保障重點群體就業,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贏。
就業,一頭連著經濟大勢,一頭系著民生冷暖。王益區始終將就業工作置于重要位置,積極探索、主動作為,通過多種創新舉措,全力為勞動者與企業搭建橋梁,在促進就業的道路上邁出堅實步伐,奏響了一曲激昂的就業“奮進曲”。
在打好穩就業促增收這場硬仗中,王益區將失業人員和就業困難群體的幫扶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創新構建了一套全面且細致的“動態監測+精準服務+兜底保障”幫扶體系,在就業幫扶領域取得了顯著的階段性成果。今年以來,已累計摸排736名失業人員,并將他們分類納入幫扶清單,確保每一位失業人員都能得到應有的關注和幫助。根據社區建設和公共服務的實際需求,積極開發“鄉村公路養護員”“護林員”“就業信息員”等234個特色公益崗位,專門針對就業困難的失業人員進行優先安置。通過建立“失業保障+就業服務”聯動機制,今年已有459名就業困難人員在這些公益崗位上實現了再就業,讓他們重新獲得了穩定的收入來源,也為社區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對于就業不穩定的人員,提供針對性的培訓和崗位調整等幫扶措施,幫助他們穩定就業,讓更多家庭在穩定的就業中收獲幸福生活。
創新打造“社區工廠+”就業新模式,把工廠建到群眾“家門口”。出臺《王益區社區工廠建設實施方案》,整合資源、優化服務,吸引企業入駐。截至目前,全區共有21家社區工廠,帶動369人就業。在農村,依托農產品優勢引入相關加工項目,讓農村留守婦女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在城鎮社區,打造“總部企業+社區車間”解決陪讀家長、殘疾人等群體的靈活就業難題,真正把崗位送到了百姓“心坎上”。
創新培訓,讓特色技能“點亮”就業。王益區人社局勇挑重擔,聚焦市場需求和勞動者技能短板,重點扶持“手工編織”等特色項目,構建“培訓+訂單+就業”全鏈條服務體系。與陜西益職星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合作開展專項培訓,開展“鉤針工藝品”“手工編織”專項培訓,累計培訓學員120余人次,帶動70余人靈活就業,成功實現了“指尖技藝”向“指尖經濟”的華麗轉變。同步深化“政校企”三方合作,搭建聯動“新橋梁”,針對企業一線技術崗位用工缺口,聯合陜西銅川工業技師學院開設“定向培養班”,開展定制化崗前培訓,真正做到“入學即入崗、畢業即就業”,為企業輸送新鮮技術力量。
在經濟發展與社會民生緊密交織的當下,就業作為民生之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王益區積極作為、精準施策,從多維度發力,在穩就業、促就業的道路上邁出堅實步伐,為區域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筑牢根基。未來,王益區將持續緊扣“八場硬仗”重點領域,持續發力,切實幫助失業人員實現穩定就業和增收致富,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人才支撐,讓就業的幸福之花在王益大地綻放得更加絢爛。
(羅速速)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